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房地产

房地产调控下的A股变局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年02月26日00:40
  谁也不能否认当前房地产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房地产除了带动上游的水泥、机械、钢铁等行业外,还带来家电、汽车等派生需求,与此同时房地产还通过贷款与银行、信贷、利率等密切相关,最重要的是,房地产关系到政府的财政收入还有民生问题。

  “牵一发而动全 身”,这是对房地产与经济的最佳注脚。

  而资本市场作为经济最灵敏的“晴雨表”,从占据资本市场极大权重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到其上下游相关的各个行业,更是充满了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各个细节。

  截至2月24日,北京、上海、广州、青岛、贵阳、南宁、长春、成都、南京、济南、哈尔滨、天津、宁波、石家庄、海口、武汉、银川、南昌、厦门、无锡等20个城市,已出台包括“限购令”在内的“国八条”地方细则。随着各地落实楼市调控“国八条”细则的加速推出,各种版本的“房价控制目标”也渐次浮出水面。

  至此,整体的调控轮廓已经日渐清晰,房地产企业的出路在何方?而与此相关的上游钢材、水泥会受抑制,而下游的装饰、建材等相关行业是否从此缺乏支撑,而这些都是权重相当大的股票,这会否拖累大盘?

  而记者调查发现,截至2月24日,已有51家房地产企业发布2010年度预测业绩快报,根据同花顺数据显示,在披露预期业绩的51家上市房企中,有34家实现净利润增长,占总比例的66.7%,其中有盈利但较上年同期下降的有10家,另外有7家房企爆出业绩亏损消息。

  2010年的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在调控重压之下,房地产上市公司交出的去年终成绩单仍值得期待,但已有部分房企上市公司密谋转型,2010年至今,共有16家房地产公司开始涉足其他行业的业务,其中主要以三大方向为主,包括新兴产业、金融业和矿产资源业。

  1.2010年报:34家盈利增长、7家告亏

  在被誉为“楼市调控新纪元”的2010年,房地产企业交出的“年终成绩单”似乎是喜忧参半。

  截至2月24日,已有51家房地产企业发布2010年度预测业绩快报,根据同花顺数据显示,在披露预期业绩的51家上市房企中,有34家实现净利润增长,占总比例的66.7%,其中有盈利但较上年同期下降的有10家,另外有7家房企爆出业绩亏损消息。

  其中15家房企2010年度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0%,上海创兴置业更是出现了增长800%—900%的“大丰收”,中弘地产京能置业丰华股份华丽家族中航地产深深房世茂股份等15家房企也都实现了300%-790%的增长。除此之外,还有20家房企2010年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南海发展国际实业的主业都不是房地产开发,南海发展主业是自来水生产业,国际实业主业则是炼焦。而这两个企业却在2010年度靠房地产业务的突飞猛进实现了净利润的“大跃进”。

  另外,7家出现亏损的上市房企分别是中江地产ST兴业*ST海鸟园城股份运盛实业绿景地产国兴地产。其中两家公布了具体亏损数字,绿景地产亏损4600万—5000万元,国兴地产亏损1050万-2650万元,*ST海鸟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业绩亏损,经营情况堪忧。

  2010年全国销售超预期增长,上市公司增速为55%,远快于行业平均水平,万、保、招、金市场占有率上升至4.13%。201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分别为10.4亿平方米和52479亿元,分别增长11.3%和19.3%。上市公司销售增长速度快于行业平均水平,从而带动市场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以万、保、招、金为例,2010年累计销售金额为2200亿,同比增长55%,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上升,由2009年的3.16%上升至4.13%。

  以四大房企为例,除了招商地产以外都已发布业绩快报,而且业绩预报皆告喜讯,良好的销售情况是2010年度三大房企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其中万科2010年全年实现销售面积897.7万平米,销售金额达1081.6亿元,晋升“千亿级”房企。另外,万科在2011年头一个月又创出了单月销售金额过200亿元的“神话”,较2010年同期增长220.8%。

  保利地产2010年度实现营收357.1亿元,较去年增长55.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39.39%。而金地集团发布公告称,预计2010年度净利润较2009年度增长50%左右。而2009年金地实现净利润17.76亿元,由此推算2010年净利润将达到26.6亿元。

  申银万国预计2010年主要上市公司利润增长幅度为30%。其指出,目前房企上市公司结算相对保守,其背后原因主要有几点,首先是无融资需求,业绩释放动力不足;其次是行业调控、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等多重因素决定未来销售的不确定性依旧很大,上市公司普遍倾向于预留部分利润到明年从而稳定未来业绩增长预期。

  “由于结算有意放缓,使得截至2010年底,上市公司普遍预留较多的预收账款,从而为2011年业绩增长奠定良好基础。”申万指出。

  以“四大房企”为例,扣除2010 年结算额,截至2010年末,四家公司累计预收款为1940亿,相当于2010 年结算收入1.5倍,考虑2010年房价的上涨,结算毛利率仍处于上升趋势,由此可以判断,50%潜在利润增速已经全部锁定。

  虽然2011年业绩基本锁定,增长无忧,但申万预计,2011年行业整体销售额萎缩20%,重点上市公司销售额萎缩10%,自上而下预计但考虑到今年行业景气度下滑,销售不确定性较高,预计行业整体结算仍将有所保留。

  其指出,地产股票处于历史底部位置,等待估值修复。基本面的下行以及紧缩等预期将继续压制股价,板块以震荡为主,跌至去年9月低点概率不大。中期来看,由于目前地产板块隐含的房价下跌幅度在10%-15%,申万认为,全国交易量全年下滑的幅度在10%左右,考虑到供给20%左右的上升以及现有较低的库存,判断房价明显大幅下跌的概率不大,看好板块中期估值修复。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至今,有多家房企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二级市场有增减持的动作,而与上市公司的年度业绩快报对比,中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其中,2010年业绩预亏的*ST海鸟和绿景地产都遭到了大股东的抛弃,其中*ST海鸟在2010年3月-4月期间,遭其股东香港新科创力有限公司七次减持,合共减持股数达911万股。而绿景地产也在2010年1月-2月期间,遭其股东深圳市宽天下投资有限公司两次减持,减持股数达696.76万股。

  此外,预计亏损的ST兴业,则遭到了股东的不同待遇,其个人股东林美珠和郑贞福在2010年7月9日同时减持合共354.78万股,而同日,其股东厦门润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厦门新大洲商贸有限公司则合共增持595.18万股。

  此外,深鸿基也遭遇其股东的减持,2010年至今,其股东深圳市东鸿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正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共减持了1884.36万股。

  而深振业A的大股东们则对上市公司显示了信心,其2010年共被股东增持34次,增持股数高达11403万股。

  2.颤动的资金链:地产信托成本已高达15%

  尽管2010年年报预期表现良好,但在空前密集的调控政策下,开发商们或将面临增量现金缺口以及融资需求,据莫尼塔证券判断,2011年全年地产开发商现金流可能为负。

  Wind数据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申万房地产行业的整体资产负债率高达70%,136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84.21亿元,而上年同期该数额为522.19亿元,近七成上市房企经营性现金流为负。

  莫尼塔指出,当前的流动性及销售假设下地产开发商可能在2011年面临增量现金流的缺口以及融资的需求。其估计,全年地产开发商现金流可能为负,在中性假设下这一缺口可能略高于200亿元。

  而在房企直接与间接融资渠道愈见艰难的背景下,颤动的资金链可能成为影响房企基本面的关键。

  首先,房地产企业近一年来在资本市场再融资遭到冻结。1月18日,滨江集团宣布放弃25亿元的定向增发方案。滨江集团并非第一个做出这种决定的房企。2010年以来,包括招商地产、世茂股份、万通地产在内的6家地产商已放弃再融资方案。

  据监管层人士透露,2009年9月起,证监会已积累有60多家房地产或涉房企业的再融资计划,都没有进行审核。

  根据2010年4月17日出台的“国十条”,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

  2010年9月,监管层组织的一次保荐人培训上,有关部门负责人明确指出,房地产企业再融资必须要征求国土资源部意见。

  其特别强调,只有部分业务涉及房地产的企业也在此范围内。并举例说明,比如发行人在某家房地产公司有20%的股权投资,也要征求国土资源部的意见。

  参加该次培训的一位保荐人对记者指出,为避免影响审核,监管层建议,如果存在部分业务涉及房地产的企业申报再融资计划,发行人可考虑在申报前,处置相关房地产业务。

  更强的调控力度在国庆节后。国庆节刚过,尚福林主席表示,证监会将制定发布借壳上市的资质标准和监管规则,具体举措包括,在产权清晰等方面执行IPO趋同标准,要求拟借壳资产(业务)持续两年盈利。根据公告,借壳公司中,房企占相当比例。

  2010年10月15日,证监会正式发文,已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组的申请;对已受理的房地产类重组申请,将征求国土资源部意见。

  最新一次保荐人培训上,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提出,保荐人参与涉房企业再融资项目时,应从严把关。

  他指出,如企业土地中有大部分闲置情况出现,此前虽然由于市政规划等能被认可,但目前国土部不论主客观原因,只要有闲置、炒地行为,皆暂停批准上市再融资。

  此前被监管层强调的“涉房”范围再次被强调。该负责人指出,双主业的企业也应从严把关,审核前一律要征求国土部意见。

  与此同时,房企资本市场再融资由盛而衰,从2009年最高峰时期的1218.35亿元融资总额,跌落至2010年的153.61亿元。

  根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房地产行业在一级市场融资153.61亿元,其中,增发52.61亿元,债券发行101亿元,增发主要为以往获批项目的执行。以往最重要的三大融资渠道首发、配股和可转债均告空白。而在政策紧缩的2008年,房地产行业募资总额仍高达898.11亿元,其中增发配股等再融资渠道成为房企的首要资金来源,房企增发筹得663.24亿元,配股募资51.52亿元,债券发行筹集167亿元,首发募资16.35亿元。2009年,房地产行业资本市场融资额更是比2008年增加36%。

  2010年至今,共27家房地产企业公布增发预案,预计增发数量达66亿股,预计募集总资金达768.9亿元。统计显示,目前只剩19家房企仍在等待证监会核准。

  对于那些在股价高位做好融资计划的地产公司来说,即使监管层不限制,其融资也将受到市况的影响。在公布再融资预案的地产公司中,已有多家公司的目前股价低于增发价,以招商地产为例,公司2010年7月即提出了再融资方案,当时定价不低于28.12元,但招商地产上周五收报21.94元。

  直接融资被叫停,而间接融资渠道也愈见艰难。去年4月,银监会发布公告加强对各类房地产贷款行为规范的监管。信托开发企业的银行信贷开始受到严格监管,除建筑贷款外,用于土地购置、清偿债务、补充现金流的各类贷款基本销声匿迹。此外,银监会在去年11月再次下文,提示房地产公司的贷款风险。

  在两大外部融资渠道迅速萎缩之后,信托融资渠道再度浮出水面,安信证券统计显示,在今年1月的集合信托计划中,房地产信托的成立规模占全部信托成立规模的37%。

  而在信托融资渠道中,信托融资的资金成本已被推到超过15%的水平,其中包括信托费、银行代销费、托管费等等。

  一些业内销售经理表示,现在重启的房地产信托,最高收益率或将超过15%。

  此外,信托产品中基本上都会附加“利率挂钩”条款,比如挂钩1年~3年期不等的贷款利率。加息后,信托收益率将与实际贷款利率同等上浮,导致房地产商的综合成本进一步提高,通常是普通银行贷款利率两倍至三倍,甚至更高。

  以1月26日香溢融通的公告为例,其控股子公司向湖州凤凰新城提供6000万元委托贷款;2月22日,香溢融通公告,将用自有资金以银行委托贷款方式向立元集团有限公司提供5500万元贷款;两项委托贷款年利率均为18%。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香溢融通共发放四笔与房地产有关的委托贷款,其中,最高贷款利率达到21.6%。

  3.房企的转身:万科的模子与第二主业

  随着各地调控细则的落地,整体的调控轮廓已经日渐清晰,房地产企业的出路在何方?

  而中航证券的研究指出,以“京十五条”为调控范本来看的话,它将对地产行业产生一系列影响,首先是在“京十五条”中,无论是对高价房入市的限制、对地产企业高利润率的问责,还是对囤地企业的打击,都意味着政策将限制地产行业的高利润模式,而鼓励高周转、低利润率、大众化定位的发展模式。

  “政策为地产企业的发展框定了一个模子,而这个模子就是万科,其他囤地的企业、定位高端的企业,都需要改变自身以适应政策要求。”中航证券指出,“"京十五条"对于高周转、大众化定位、财务健康的企业是一个利好,为这类企业提供了行业整合的机会。”

  事实上,这意味着以往以土地储备为王的行业标准正在面临历史性的拐点。

  “现在我看地产公司会逐渐演变成加工型企业,他挣的是他自己应该得到的那部分利润率,所以再也难回到房地产股票股价涨10倍的日子了。因为在过去,大家会看房企上市公司的一个指标土地储备。而土地储备是增值的,但以后随着土地储备、地价成本等方面限制加大,房地产公司会有所转型,成为加工型企业,好比是面包生产商,买来面粉,做成面包,赚其中加工费,估计以后房企上市公司很难有10倍、20倍涨幅的时光了。”博时基金副总裁、首席策略师、混合组投资总监杨锐指出。

  “经过这轮调控以后,房地产行业将逐步弱化其投资品属性而增强其消费品属性。”无独有偶,一位北京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也如此指出。

  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在调控之后,有可能迈向产业集中度高的趋势。

  “以2009年8万亿-9万亿的房地产销售额来看,一家房地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有率如果达到10%,也就是要实现8000亿-9000亿的销售额,对比目前房地产行业情况,目前最大的房企销售额与此也有很大差距。可见,大的房地产企业实际上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回顾每次宏观调控后的影响,实际上,每次调控都是对优秀企业的一次利好,对一些优秀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来说,相当于又获得了新的成长性。”上述北京基金投资总监指出。

  行业竞争力标准发生改变,未来有可能朝行业集中度上升发展的大势下,一些房地产上市公司也开始急谋转型。

  以去年股价表现突出的中国宝安为例,其涉足了高新技术、生物医药等行业,并计划进军矿业。

  据记者统计上市公司公告显示,2010年至今,共有16家房地产公司开始涉足其他行业的业务,其中主要以三大方向为主,包括新兴产业、金融业和矿产资源业。

  其中,投向新兴产业的代表有福星股份。福星股份有两块业务,包括地产和金属制品,而其金属制品中,有涉足多晶硅切割丝的可能,给其后期带来了想象空间。

  华创证券测算指出,福星股份目前估值较低,若公司投资多晶硅切割丝项目,每生产出1000吨,增加EPS0.07元,按按目前新能源领域PE40倍估算,每股增加 2.8元价值,按目前具有多晶硅切割丝业务的恒星科技估值标准,福星股份想象空间较大。

  而投资金融行业的房地产企业有7家,包括拟投资期货业正在停牌中的高新发展、参股小额贷款公司的合肥建设、增资成都农商行的新湖中宝、投资上海黑石的金风投资、进入小额贷款领域的金山开发,还有增资天风证券的道博股份等。

  其中,道博股份的动作引人关注,其在2010年11月30日公告,计划出资2925万元,认购天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1950万股,对天风证券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约占天风证券总股本的2.33%。认购股权资金来源于道博股份的自有资金。

  而其增资参与的天风证券,是目前中部第二大券商,天风证券截至2010年9月末净资产为4.7亿元,2010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净利润1852.72万元。

  道博股份在公告中指出,天风证券未来成长性较好,为了分散投资风险,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不影响主营业务经营的情况下,公司考虑适度参与投资金融证券业。

  涉足矿产资源业的房企也有7家,其中包括中天城投鼎立股份嘉宝集团等,其中鼎力股份参与的是最热门的稀土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有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开始向这几个方面涉足,以华丽家族为例,在公布了亮丽的财务预报同时,也开始打造其第二主业。

  其公司公告指出,“公司2010年利用全资子公司平台,开始进军非房地产行业”,在2011年度,“公司将密切关注诸如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和金融等行业,将审慎的、有选择的进行尝试性投资,并逐步培育公司的第二主业。”华丽家族更提出了2011年将努力实现不超过20亿元的股权投资计划。

  “我们判断,从2011年开始,公司将会加大对非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转型实施"房地产+X"的发展战略,有利于平滑房地产单一行业的业绩风险,提升公司业绩的稳定性。”广发证券指出。

  而华丽家族的转型平台,同样落在三大方向中,这背后有其内在逻辑。

  “房地产上市公司集中选择的几个领域,有几点可能的原因,首先,新兴产业有政策支持,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资源和金融业,则与房地产行业存在近水楼台的关系,其中,房企投资矿产可能存在矿业一方面属于产业链上游、其商业模式较为简单,另一方面又享受到现在大环境下资源涨价的盈利的原因。而房地产企业投资金融行业的话,有点类似以前雅戈尔投资中信证券的形式,是偏财务投资的类别。”一位券商分析师对记者指出。

  4.地产产业链:牵一发而动全身

  房地产行业本身面临集中度上升,部分上市公司转型等趋势,而由于房地产和国民经济联系紧密,房地产行业低迷直接影响到上下游行业的景气度,如建材行业、水泥行业、家电行业、钢铁行业、有色行业等等都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房地产板块对A股的人气和信心有很大的影响。”上述北京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指出。

  其中,金属采选、金属冶炼、非金属采选及非金属制品业是房地产业的主要上游行业,木材家具、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商业零售业、金融保险业等都是房地产的相关派生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以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例,其中房地产被归入第三产业,主要统计的是与房地产相关的销售、租赁等服务,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带动的建筑安装等则计入了建筑业。而申银万国的则采用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中的建筑业数据,推算了房地产投资对整体产业链的影响,其得出了建筑业和房地产行业对不同行业的总带动效应。

  其研究结论显示,建筑业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四类行业,第一类是采掘加工业,主要包括金属与非金属矿的采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开采,以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二是原材料和能源加工类,如金属冶炼加工与非金属矿制品,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三是器材制造类,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四是服务业,如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

  而受房地产业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则主要是服务业,如金融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

  而具体到房地产行业和建筑业的产能变化影响,申万研究指出,如果以建筑业的固定资本形成额变动1%来计算对各行业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产出变动比例为0.72%,金属矿采选业的变动比例则为0.64%,可见房地产业对这两个行业的巨大联动效应。

  而在其相关派生需求链上,木材加工机家具制造业、金融业的产出变动分别为0.19%和0.17%,属需求链上受影响较为明显的行业。

  这意味着,如果未来房屋销售面积、房价及投资的同比增幅回落的话,这些与房地产行业联系紧密的产业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其领域内相关的上市公司存在一定隐忧。

  细分行业来看,就金融业中的银行股而言,房地产行业贷款已成为银行最大的贷款行业之一。房地产对银行体系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从直接影响来看,第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由资金链断裂引发的贷款偿还风险,第二,由于房价下跌,造成住房按揭贷款出现偿付风险。第三,房价下跌将引发银行大量抵押品价值下降,可能出现资不抵债风险。从间接影响来看,房地产产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降将影响其上下游行业的景气度,造成银行上下游企业的贷款风险。

  但这种影响程度的关键是房地产价格是否会快速下落。

  上海证券指出,未来房地产价格不会快速下落,相反,房地产市场泡沫若能借助此次调控成功消除,则银行业资产质量将得以改善未来发展将更加稳固。

  其进一步指出,目前,传统工商信贷业务仍然是国内银行贷款主体。房贷压力测试结果表明,房价下跌对银行资产质量冲击并不大。从上市银行已公布的房贷压力测试结果看,在大幅房价下跌的情况下,即房价下跌30%以上,银行的开发类贷款不良率跳升1-3个百分点,个人住房类贷款不良率跳升0.3-1.2个百分点。“我们认为这个压力测试的结果还是比较客观的。在流动性可控的情况下,房价失控出现极端情况的可能性较少。”上海证券指出。

  而与地产密切相关的有色金属领域六种基本金属的终端需求结构中,上海证券的研究显示,铝的建筑需求占比最大,达到39%。铜的终端需求中建筑占比只有7%,最大的需求领域是电力,达到43%。铜在发达国家的金属需求结构中,建筑占接近40%的份额,主要由于铜水管的偏好。

  铅的主要需求领域为铅酸蓄电池,占比80%,需求与建筑基本无关。锌的主要需求领域为镀锌,镀锌板少部分应用于建筑。镍的主要需求领域为不锈钢,不锈钢也有少部分应用于建筑。锡的主要需求领域为电子行业,与建筑关联不大。

  “建筑投资出现变化对需求直接影响最大的是铝行业,铜、锌和镍也会有少部分影响,铅和锡则基本没有直接影响。假如房地产投资间接影响到汽车、家电和机械领域则对有色金属需求影响会大幅增加,因为汽车家电等领域是有色金属的重要需求领域。”上海证券指出。

  与此同时,建筑钢材一直是钢铁消费的重头,上海证券指出,房地产行业投资仍将保持一定的高速增长,2010年建筑行业仍然是钢材消费和增长的主力;受益于行业景气提升和基础设施投资上升,汽车、造船及铁路行业用钢也将保持现有的高速增长状态。随着经济高增长状态的持续,机械、家电及集装箱等行业用钢有望逐步走出低迷。其预计,2010年全年国内钢材消费有望达到5.8亿~6亿吨左右,增长13%。

  “我们也看好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目前,钢铁行业产能总量是受到限制的,在这个政策前提不变的情况下,未来,随着中国钢铁需求的缓慢增长,以及铁矿石价格随供应量增加而下降,钢铁行业利润有望出现快速上涨。”上述北京基金投资总监指出。

  5.地产股永远的“多头”:谁在坚守?

  房地产调控已成大势,行业景气度难免受到影响,而机构投资者们是否已经开始用脚投票?

  “08年底我配置了很多地产股,09年4、5月份全部清仓了。”杨锐指出。

  他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公募基金经理对地产股的态度。据莫尼塔证券2月份最新发布的公募基金经理调查显示,本月公募基金看好的行业是消费、机械、农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不看好的行业是房地产和钢铁等周期性股票。

  莫尼塔指出,这次调研有两个特点:很多行业都有被公募基金经理表示不看好,但一致性很低,观点很分散。只有房地产和钢铁不被看好的集中度更加明显,不看好这两个板块的原因,一是担心房地产政策的继续打压,二是进入加息周期后,不看好高资产负债率的行业所面临的财务成本上升。

  但是,在集体抛弃地产股的同时,公募中仍有一批地产股的“多头”,他们还在坚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富国天瑞强势地区精选。

  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在2010年的四季报中显示,其房地产行业的资产配置比例高达37.41%,在全部偏股型基金中属于较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其2010年一路以来的地产资产配置都处于高位,2010年第三季度的地产行业占其资产的40.97%,而一二季度的配置则分别为10%与28.82%。

  同样坚守地产的还有富国天瑞强势地区精选,其2010年四季度的地产业资产配置比率高达34.81%,而其2010年前三季度该比例依次为23.13%、31.45%和28.43%。而其与上投摩根中国优势不同的是,上投摩根中国优势是在进入2010年后才对地产股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此前其地产资产配置一直偏低,而富国天瑞强势地区精选则从2009年三季度便开始逐步加仓地产股。

  而公募基金的“一哥”王亚伟也一直在坚守地产股,根据2010年四季报显示,王亚伟掌舵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对地产股进行了加仓。2010年三季度,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则持有地产股分别为12.70%和13.39%,而到了第四季度,地产股在两基金中的比例上升到了18.76%和17.82%。

  作者:杨颖桦
(责任编辑:思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