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机构

反思城市商业银行膨胀冲动

来源:《新财经》 作者:李斌
2011年04月13日14:51

  文/本刊记者 李斌

  规模经济的银行发展模式,使城商行扩张的脚步越来越快。然而,一味地扩张规模,对于城商行来说,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提起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老百姓没有不知道的。近几年,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的悄然兴起,不得

不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以。走在北京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浙商银行、天津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等等。而在北京以外的很多其他城市,也能看到北京银行的身影。

  遍地开花的城商行是由原来的城信社转制而来,从城信社到城商行的转变,不仅解决了城信社积累多年的问题,初步建立了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同时也化解了金融风险,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金融组织体系。

  城商行成立后,其业务定位是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为地方经济搭桥铺路。可是,由于我国银行业仍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规模经济的发展模式促使城商行扩张的脚步不断加快。

  2006年以来,诸多城商行进行了一系列动作,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更名、跨区扩张、上市。2009年4月,监管机构调整了城商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放宽和简化机构设立的门槛,使城商行的规模扩张一再提速。

  据统计,2010年全年有62家城商行跨区设立103家异地分支机构,扩张速度远超2009年。到目前为止,有些跨区经营的城商行已经俨然是一家全国性质的商业银行。

  然而,城商行在快速扩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埋下了风险隐患,齐鲁银行的伪造金融票据案就是前车之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对城商行“总想跨区域扩张”提出了批评。王岐山以北京银行为例提出,“我一打个盹,你们就跑了。北京还不够你们干的,你们跑了,北京谁来管?”

  近日,各地银监局已暂停审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设立分支机构的工作,监管机构或重新制定准入门槛。这意味着,城商行近几年风行一时的跨区大扩张将暂缓。

  城商行为什么急于快速扩张?城商行的扩张是否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监管机构是否要对城商行作出明确的定位?就这些问题,《新财经》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

  规模效益驱动扩张

  《新财经》:近几年,城商行从当地向全国各地扩张的趋势十分明显,无论哪里都能看到地方城商行的影子。城商行作为地方性银行,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动力去其他地方发展?

  曾 刚:一段时间以来,城商行的发展速度应该是国内所有商业银行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群体。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发展速度开始放慢,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都到了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城商行此时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加上有一些城商行已经实现了上市,扩张的动力和愿望比较强烈。

  城商行的扩张与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模式有直接关系。传统的银行业务是以存贷款为主,国内银行中收益率高的业务,主要还是来源于存贷款利差。在这种情况下,存贷款的规模越大,收益就越好。国内银行业的这种传统经营模式,决定了几乎所有的银行都会去追求规模发展。大型银行由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已经没有了扩张的冲动;而中等银行或规模偏小的银行,发展和扩张的动力非常大。

  现在,很多城商行都有一个共同的发展模式或发展愿望,先把规模做大,等达到上市规模后,再把资本做大,在这个基础上,城商行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这就是城商行目前的一个发展模式,现在,排队上市的城商行非常多。

  《新财经》:作为监管机构,银监会对于城商行扩张有没有限制?在审批过程中,银监会对于城商行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曾 刚:近年来,由于监管层给了城商行一些放开的政策,特别是允许城商行跨区经营政策,部分城商行都在跨区设立分行、分支机构,给城商行的扩张创造了一些机会。

  从监管部门来讲,对城商行异地扩张也有限制,银监会允许那些经营效益不错的银行进行跨境扩张。目前,银监会采取的是分类监管的方法,把各个银行分成几个等级,评级的标准包括风险管理能力、银行的经营水平等,评级在一定程度以上的,才可以进行跨区发展。

  但就城商行自身来讲,每家都有扩张的想法,都觉得有扩张的必要。像北京银行是在所有城商行中经营最好的,规模最大的,以北京银行现在的经营状况,进行跨区域发展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在扩张的过程中如何真正保持自己的比较优势很重要,不能盲目扩张。

  新半径,新风险

  《新财经》:目前,全国性的大银行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城商行在全国地区扩张的过程中,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曾 刚:城商行以前是地方性金融机构,按照监管层的要求,其经营区域只能在当地范围内,比如,北京银行只能在北京地区经营,其他地方的城商行只能在地级市范围内经营。而城商行跨地区经营后,也凸显了城商行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是,城商行集中在一个地方经营可能会精耕细作,当地的客户资源也比较好,银行与客户的贴近度也会比较高。劣势是,地方金融机构对其他地区的环境未必熟悉,跨区经营后难度更大。

  当一家城商行所有的经营机构都集中在一个地域的时候,它的管理半径是比较短的。中国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发展程度差异很大,从某种角度来说,未必比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差异要小。跨出这个地区后,如何适应当地的环境,的确是城商行在扩张中要考虑的问题。此外,跨地域管理对城商行来说要求会更高。也就是说,城商行跨地域经营既存在经营的难度,又存在风险控制的难度。[NextPage]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也看到一些城商行在快速发展、做大规模和上市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像去年年底出现的齐鲁银行伪造金融票据案件,也给大家提了个醒,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这就是在扩张过程中出现的不匹配问题。

  《新财经》:从城商行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大多是模仿大型银行或股份制银行的运营和发展模式,盲目投资开展很多业务和进入全国市场,这样的发展模式,对于城商行来说有什么弊端?

  曾 刚:从城商行的定位来看,它的竞争优势并不是做一家大银行,因为我们已经有很多大银行了,城商行做得再大,也赶不上工商银行的规模,差距非常悬殊。比如,北京银行的规模在城商行中已经算最大的,现在的规模也就6000亿元,北京银行再扩张,也不可能达到工商银行的水平。

  像北京银行这样的城商行的优势不在于做一家大银行,它的优势就在于为北京地区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精耕细作的特点才是城商行或其他地方金融机构的优势所在。

  城商行一味地扩张,有可能忘记了原来赖以生存的基础,或者淡化了比较优势,用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竞争。初期的时候,城商行可能还看不到自己的缺陷在什么地方,但是,时间长了,这种劣势就会很明显。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城商行在上市或跨区域发展之后,比在上市前或者跨区域发展之前,实际的盈利水平却在下降。这就是城商行单纯追求规模效益,没有做经济效益方面的考量造成的结果。

  城商行定位谁决定

  《新财经》:据我们了解,现在很多地方性的城商行,都有地方政府的注资和参股,这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银监会的监管?

  曾 刚: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地方政府给银行注资的情况的确存在,但不是所有城商行都有政府注资。很多地方政府注资或参与城商行的组建是被动的,因为城商行在改制前有一些坏账要清理,银监会没有权力直接担保。所以,地方政府参与后,使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恢复正常。

  政府参与的银行不只是城商行,原来,国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存在很多问题,2003年以后,在政府的帮助下,银行的包袱逐渐减轻。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做是政府控制了银行,因为不同地方、不同时期的情况都不太一样。

  当然,地方政府对于一些大银行也包括城商行还是有影响的,包括经营管理、业务发展方向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城商行,它毕竟是一个地区银行,肯定要和地方政府搞好关系。这样,当地政府可能会给这些城商行提供很多业务机会。

  但是,中国银监会成立后,从法律上规定了银监会是商业银行唯一的业务监管机构。所以,在业务上,商业银行还要受银监会的制约,地方政府对银行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其影响程度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新财经》:我们知道,在美国80%以上都是中小银行、私人银行,这些小银行都有自己很明确的定位。而中国的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大企业服务。作为城商行,监管部门能不能给它们一个明确的定位,比如只为中小企业服务?

  曾 刚:银行的定位是由自己决定的,不是政府给定的,一些银行如果有能力做大,监管部门也不能阻止它做大。美国很多大银行当年也是很小的银行,一些银行从原来一个很小的地方银行,发展成今天美国最大的银行。银行的定位是由自己决定的,如果你只想做中小银行业务,那就定位为中小银行;如果想发展成一家大银行,就往大银行方向努力,能不能做成是自己的能力和市场的问题,不应该由监管部门来决定。

  在美国的银行体系中,从数量上来看,中小银行占据了主要部分。如果我们把北京银行也划到大银行行列中,比如,把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银行都划分到大银行之列,中国的中小银行占比也在80%以上。目前,国内有3000多家法人金融机构,大银行没有多少家。

  从银监会的角度来讲,应该作一个引导,但不是规定。就像沃尔玛这样的连锁超市,也是从很小的街边便利店发展起来的,不能因为它原来是一个便利店,就不能发展它的规模。所以,对于银行来说,监管层的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但不必限定。

  

()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