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创投频道 > 投资新闻

投行新赛季:小公司死撑或“攀高枝”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匡志勇
2011年06月09日01:35

  [ 业内人士表示,八菱科技发行被迫中止,是保荐券商之殇,事件或将引发投行业重新洗牌 ]

  随着新股破发潮的泛滥,机构参与询价的动力越来越弱,甚至出现“抬轿”机构都难请的境地。八菱科技(002592.SZ)因询价机构不足而中止发行的事件爆发后,多名券商业内人士

表示,投行竞争将进入更高层次的综合实力竞争阶段,中小券商的日子更难过了。今后中小券商除了死撑之外,寻找外资投行合资将成为更现实的选择。

  券商相互“帮衬”询价

  “八菱科技是个特例,但4、5月份以来,找询价机构凑数成为券商资本市场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熟悉IPO市场的一位阳光私募机构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去年券商资本市场部门还很吃香,很多机构求着他们,希望能参与其增发或者网下询价。今年以来,形势顿时扭转,资本市场部需要求爷爷告奶奶找人帮忙凑数。3月份以来,至少有4个IPO项目的投行热情邀请我们参与询价,但我们只对两家公司感兴趣。”

  公开资料显示,近一个月以来的IPO项目,询价机构数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最近招股的万安科技(002590.SZ)参与询价的机构只有24家;史丹利(002588.SZ)询价机构数量更少,只有22家。部分公司询价对象虽然超过20家,但从参与程度看,部分机构存在“帮衬”的嫌疑。

  券商同行之间相互“帮衬”在近期的IPO发行过程中已成为惯例。以中签率创下新高的双星新材(002585.SZ)为例,传统询价主力基金公司只有3家参与,而参与询价的券商却达到8家,其中国泰君安、中投证券、中天证券、湘财证券都只申报了30万股,“友情赞助”的痕迹较为明显;另有一家券商东兴证券虽然申报数量较高,但报出了26.5元/股的“地板价”,其申购的真实意愿也值得斟酌。除了同行帮衬外,保荐机构光大证券还自主推荐了11家机构参与询价,这些机构除江苏瑞华、上海证大申报数较多外,其余9家机构都只申报了30万股。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国泰君安保荐的史丹利身上,其22家询价机构中有5家券商,包括东方证券、广州证券、渤海证券、国都证券、湘财证券等。

  中小券商之痛

  在投行业内人士看来,八菱科技询价过程中,民生证券肯定也主动“求助”了,最终仍出现询价对象不足的情况,体现中小券商调动资源方面的欠缺。而双星新材、万安科技、史丹利等公司IPO询价对象数量“涉险过关”,则体现了大型券商的优势。

  最近一两年,受益于中小板、创业板项目储备较多,民生证券投行业务表现突出。Wind资讯统计显示,去年民生证券完成了7单IPO保荐项目,列行业第十四位。这7单保荐项目给民生证券贡献了2.6亿元的收入,甚至超过了一些大型券商,包括银河证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华泰证券等巨头。今年以来,民生证券以5个IPO项目挤入行业前十,与广发证券并列第八位,而民生证券今年2.47亿元的承销、保荐收入却远超过广发证券的1.46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投行业务一枝独秀,但综合实力较弱,一旦市场“冰冻”,“首单新股中止发行”发生在民生证券身上就不足为奇了。

  华东某券商一位董事总经理坦言,八菱科技发行被迫中止,既是保荐券商之殇,也昭示了中小券商之痛。事件或将引发投行业重新洗牌,一些强势券商未来将更容易得到IPO企业的认可,而中小券商尤其是资源有限的券商则可能会被抛弃。

  合资券商大行其道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且不断升级的投行大战,中小券商们除了苦撑之外,现实的选择是“攀上高枝”,和境外知名投行成立合资公司。

  国内的合资券商始于1995年摩根士丹利与中国建设银行共同成立的中金公司,首批合资券商的代表还有中银国际。第二批合资券商包括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财富里昂、海际大和、瑞信方正、长江巴黎百富勤、中德证券等。

  去年底以来,国内开始第三波合资券商潮。去年末,华英证券(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国联证券合资)、第一创业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华鑫三家合资券商相继获批。华英证券已于今年5月30日挂牌成立,而第一创业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华鑫两家合资券商也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预计将于6月挂牌。6月2日,花旗银行与东方证券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将成立合资券商。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