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浙企的机会有多大
不说太多理由,先看一组数字:浙江省GDP平均增幅连续五年高于国家 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保持13%左右的增长速度,2003年GDP总量居全国第四位,增幅居全国第三位;
浙江积聚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存款额,财富仿佛在一夜之间流向了这里;
浙江全省88%的经济增长贡献和50%以上的财政收入来自于中小企业。
内源驱动
6月中旬,浙江中小企业局主任赵仁春向《新财经》介绍,浙江共有中小企业108万户,拥有1082万人的员工队伍,注册资本、销售总额等各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观察人士说,浙江经济不是“政府经济”或“官方经济”,而是“百姓经济”,浙江经济成就的基础在于城乡千万人的创造力。
在浙江,私人企业数量庞大只是现象,现象反映的是该地区宽松的经营环境。民间资本和外资被同等看待,当地政府对于仅有几千元资本的创业企业也多有支持,在税收上给予同外资相同的优惠政策。
这些年,苏南、上海和浙江在竞争发展,但三地采取的发展思路各有不同。
苏南主要发展乡镇企业,这些乡镇企业多是集体所有制,但承包给个人经营。上海主要吸引外资发展高科技和金融。浙江并没有做什么大动作,也没有什么大政策出台,只是对私人企业“不闻不问”。事实证明这是很有效的方法,小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大批的巨商涌现出来。活跃在国内的浙商如https://index.business.sohu.com/person/plist.php?userid=1865" target=_blank>李书福、https://index.business.sohu.com/person/plist.php?userid=1818" target=_blank>鲁冠球等,都是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
多年从事浙江经济研究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告诉《新财经》,“浙江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内源式”的市场解决模式,是由微观主体所产生的自下而上的一种推动力来调节经济活动,是一种自发自生的发展模式和自组织(self-organizing)模式。在其中,政府的作用虽然重要,但只起着促进、辅助、倡导、主持性的作用,而不是经济管理作用,政府的经济促进作用不同于经济管理作用。
史晋川认为,政府的经济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维持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在市场失灵或竞争失灵时可采取与市场一致的过程政策,目的在于最低限度地介入经济过程。这种介入不在于扭曲经济,而在于为市场竞争打通道路,并以此为限。
相比之下,“苏南模式”及“广东模式”则是典型的外源式经济发展方式,有的是依靠政策性的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繁荣,有的是以对港澳等地区的贸易为支撑,其与浙江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动力主要来自于企业的外部。
专业化产业区集群
史晋川把浙江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百万供销大军+家庭作坊”的小工厂模式;第二个阶段,“专业化产业区+专业化市场”模式??目前浙江正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发展成熟期。
浙江的手工业和经商传统,是专业化产业区的基础。从现有数据,已经能够看出专业化产业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温州143个镇中,“一镇一品”产值超10亿元的镇30多个,经济总量占全市60%以上;全市有制鞋企业5000多家,市场份额占全国20%以上;制笔企业150多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打火机260多家,占世界市场70%;柳市镇低压电器企业1000多家,国内市场占有率1/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