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目前的调整正以超过市场人士普遍预计的幅度和速度进行。对此,一般的资金面、政策面分析似乎已经无法解释本轮调整的特殊之处:它发生在市场专业人士普遍看好的牛市预期初始阶段,它以如此锐利的速度和角度迅速击穿年线,以至绝大多数包括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在内的投资机构都未能脱身。在证券经营机构和市场人士普遍憧憬的股市春天来临之前,一股寒流已经到来。
这只是一股暂时的倒春寒还是持续的寒流,这个判断对所有市场人士都格外重要。
笔者尝试从国家战略走向的角度,希望在市场能见度非常之低的情况下,为分析股市前景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内部环境不支持大牛市
从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到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充分体现,这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跨越。
邓小平在1978年首先提出的“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打破了中国分配领域的绝对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体制束缚,培育了可起“突破作用和示范效应”的排头兵,为之后中国的全面改革开放探索了新经验、新路子,并为国家积累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中国证券市场正是在这一思路下,作为改革试点产物之一开办起来的。
改革试点到今天,现在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坦率承认,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包括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必须逐步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据官方研究机构测算,中国东部最富的省份与西部最穷省份的差距愈发悬殊;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而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则占到4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为3.231。中央政府已密切注意到繁荣掩盖下的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并意识到了它的严重性。高层领导人曾警告说,在这一关键阶段,要防止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为此,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还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打破造成割裂的体制性障碍,使不同的区域和人群缩小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已经成为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加强社会稳定、保障长治久安政治局面的重要政策方向。
在此背景下,股市的财富集聚程度和财富效应是否会降低?但笔者认为,在强调“使十几亿人共同参与发展的机会,共同提高发展的能力,共同促进发展的水平,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的历史时期,再期望股市重现大牛市辉煌,指望从股市获取超额利润在短期内似乎并不现实。
外部环境将是未来走势的重要变量
“和平崛起”战略对中国股市的长期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因为这会给中国经济增长和股市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客观环境。但从外部压力看,则不完全是这样。
首先,美国推行“新干涉主义”、对华采取“遏制加防范”战略,打出“人权大于国家主权”等旗号对我国及周边地区形成的日益加大的安全压力。同时亚太地区局势也并不稳定,存在诸如朝鲜半岛问题、台湾问题、南沙海洋权益争端等等问题。在此期间,中国的经济总量急剧扩大,为中国崛起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平崛起”战略正显示了中国发展经济实现民族富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为的强烈愿望。但世界并不安定。陈水扁之类不断对“和平”提出挑战,在此背景下,股市作为一个对未来预期极度敏感的市场,有可能与国民经济发展不同步。
我们没有传说中的水晶球,无法确切预知中国股市未来的运行态势。但换一个角度看股市,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对其前景会有新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