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革”后空前繁荣“文化大革命”之后,经济学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学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真理标准的讨论中,经济学界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用实践的标准检验往日的理论,冲破了极“左”理论的桎梏,提出了许许多多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经济学空前繁荣。
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人们对西方经济的看法,变了过来。西方经济学流派多,有些流派代表着不同阶层的利益。其中也有激进的,如拉美的经济学反映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贫穷阶层的利益,西方经济学总的看来,有共同的地方,即以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得越来越深入细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除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外,我国经济学界对研究以市场方式优化配置社会资源为主要内容的西方经济学很重视,而过去苏联的那一套随计划经济的退去而无用武之地。
在学术思想上,逐渐走向“百家争鸣”,各种不同的认识,不同观点展开争论,虽说还不够,但比起过去有了巨大的进步。大家在研究上也不再只限于对政策作些解释,更多的是对于政策赖以制定的理论基础和对政策执行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为政策实施提供建议,同时客观地研究经济的增长、发展和运行过程及其规律。应该说,经济学界更贴近了生活,更贴近了实际。
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上有了大变化,吸收了西方许多有用的方法如统计分析、数学模型等等,这对于我国经济学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好处。
经济学家的队伍有了很大的变化。除老一辈外,队伍中年轻人多起来,已成为我国经济学界的中坚。其中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也越来越多,各种不同的背景、不同学术训练、不同实践经验的经济学家共同努力,形成了各种理论、各种观点、各种学科五彩缤纷、生机勃勃、共同发展的局面。虽说目前经济学界仍有许多分歧,甚至可能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一些门户之见,但总体说来,大家都在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民富国强、为促进我国经济学的繁荣而努力。我一直认为中国经济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独特的课题。我一直认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又是处于大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其他国家的问题我们遇到了或将要遇到,而我们又有其他国家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我国是研究经济学最肥沃的土壤。只要勤于耕耘、善于耕耘,便会结出硕果,会成长出世界级的经济学家,也会出现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这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三)、对目前经济学界的一点批评目前,经济学界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在我国经济学家中,有急功近利的心理。这表现为浮躁,缺少对经济现象的长期的思考与研究。存在早日成名、早日出成果的心理,而埋头做学问、打下扎扎实实功夫者显得欠缺。当然,这与时代变化太快有关系。
由于存在这种问题,在经济学界,大家往往一窝蜂地追逐当前的热点问题。实际上,经济学本是一个由众多分支学科构成的很大的学科体系,应有分工。比如既有研究现实经济的,又有研究经济理论、经济史、经济学说史的,而在现实经济问题中,既有研究工业经济、又有研究农业经济的等等。不同分支学科的经济学家之间的分工协作,才能形成多学科的共同发展,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需要。
缺乏对经济学众多学科的深入持久的研究,对于经济学的发展不利,也不利于人才培育。我们注意到经济思想史、经济史等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转行了,已难于招到新的学生,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没有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的研究,经济学的发展就缺乏坚实的基础。我们需要真正有恒心的敢于坐十年甚至几十年冷板凳的学者。
第二个问题是对国外理论生吞活剥,没有吸收消化便照搬过来。实际上,西方经济学的东西运用到我国是有许多困难的。由于西方经济学产生形成的背景和西方文化背景与我们不一样,中国又正处于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很不发达、市场体制远不完善,对同一问题,在西方用某种方法可以解决的,在中国并不好解决。比如消费信贷,在我国实施起来就遇到人们不愿意把未来的收入用于当前消费的文化障碍。
第三点,我想我们仍应强调“百家争鸣”。同其他任何理论研究一样,经济学的发展需要宽松的社会环境。每一个经济学家的研究都会有失误,由于每个人的经历、视点角度、认识问题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看法,这是正常的。目前这方面做得还不够,要更宽松一点,以利于经济学的发展。
另外,纵然经济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经费要求不是太大,但也还是要花点钱的。而现在,经济研究却缺乏资金支持,缺乏足够的物质条件。因为扎扎实实的研究需要作广泛的调查,包括抽样调查、要作数据处理。一些大型课题的研究往往要有许多人的参与,没有足够的经费,只能坐在屋子里凭空推论。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基础学科的研究者,更是缺少物质保障,这也促使人们不愿坐冷板凳,而宁可去干些急功近利的事,去挣点钱。经济学界急需要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输送出国留学,另一方面,主要还是自己培养。目前看来,在国内培养的人才更了解中国的实际,但在国际交流方面由于语言等问题有一点障碍,在国外培养的人视野要开阔一些,而且国际交流不成问题,但他们需要扎入中国的社会中去,需要了解中国的社会实际情况。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国外,他们也在研究中国经济,但有些人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谈起中国的经济不免有隔靴搔痒的感觉。现在我国经济研究的人才,不仅只在研究机构和学校里,政府、企业里也有相当多的人才,很多人相当不错,各方面的人各有所长,相互补充,形成了一支巨大的经济研究的队伍,中国的经济学的发展是很有希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