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篇
上山下乡捉“李鬼”──专访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滕佳材
记者:根据你们掌握的情况,现在广大农村是否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倾销地?
滕佳材:说“倾销地”似乎有些严重。准确地说,从执法部门查处的案件、从相关部门受理的投诉、从我们调查掌握的情况来看,农村假冒伪劣商品数量的确很大,面也比较广。
记者:造成这种局面的复杂原因主要有哪些?
滕佳材:首先,农村市场销售网络建设不健全,缺少一些规模大、信誉高、制度健全、管理措施到位的商业企业。其次,农村的消费水平还是很低的,农民的购买力还是很有限的。这就为成本低、价格低的假冒伪劣产品在农村市场提供了温床。第三,经营主体不规范。经营者自身都是农民出身,他们对商品知识、法律知识的了解都很有限。经营者往往只从一个角度考虑:我进的货有人买。至于质量怎么样,他是不会考虑的。第四,就消费者本身来说,农村消费者防范假冒伪劣商品的意识较弱。其消费的目的还是以实用为主,对商品的安全性能、卫生指标等考虑得不多。此外,农民的维权意识也较差,发现问题之后就自认倒霉。第五,农村市场执法部门力量相对薄弱。仅就工商部门看,一个工商所可能管几个乡镇,而执法人员就十多个人甚至更少。十几个人监管上百平方公里、分布在不同村组的销售网点,很难及时发现问题、监督到位。更何况基层工商所不仅监管商品质量,还要履行工商部门的其他职能。另外,确实存在多头执法、责任不清的问题。政府部门分工职责交叉,往往导致重复执法。第六,少数地方还存在地方保护问题。在招商引资的过程当中,有些地方政府只注重把企业引进来,至于这个企业引进来以后生产什么,产品质量怎么样,是不是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就疏于管理了。
记者:那么,应该如何构筑阻击假冒伪劣“上山下乡”的有力屏障,营造放心、安全的农村消费环境呢?
滕佳材:首先,从大的方面来讲,地方党委、政府要把维护好农村市场的消费环境作为很重要的一个政策来统筹考虑。否则,中央关于拉动农村消费,发挥“两个市场”的优势作用的政策就很难贯彻下去。其次,在农村市场的商业网络建设方面,要让大城市一些好的商业企业经营网点向农村延伸。老百姓如果能够到这些大的、信誉好的商业企业的连锁店、分支店去购买商品的话,假冒伪劣商品就会自然而然地失去它的市场。第三,要加强农村市场的监管力度。农资、食品是农村市场两个很重要的领域,对此尤其要加强监管,统一执法。第四,要加强面向农村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切断假冒伪劣商品的来源。第五,在当前国家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部门职责还一时难以理顺的情况下,还需要政府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协调各个方面的执法力量。
记者:您刚才谈到农村消费者维权意识较差,那么,怎样提高农民消费维权的意识呢?
滕佳材:社会监督很重要。我们的执法部门都是主动去检查,可能对一个村、一个镇,一个月只能检查这一次。但是,农民每天都在这个地区生产生活。所以,要发挥群众的力量,发挥消费者投诉举报的作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各地消协要把农村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组织网络建立完善起来,保证消费者和执法部门顺畅沟通,以便发现假冒伪劣药品能够及时投诉举报。比如12315进乡镇,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推行。现在各级消协也积极地向农村推进,建立投诉站。
记者:据我们所知,新疆、河北一些地方将投诉站设在村里,今后是否值得推广?
滕佳材:不光是新疆、河北两个地方,全国都在做。大部分村镇一级的投诉站依托地方工商所指导,主要的工作人员由基层政府的干部来兼任,还有就是热心于农村维权事业的积极分子。
记者:在维护农村消费权益方面,各级消协组织将有何作为?
滕佳材:要做的工作很多。一是受理投诉。二是对农村消费进行指导。三是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四是加强组织网络建设。五是发布一些农村市场消费的警示提示。六是适时对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曝光,通过新闻舆论监督的方式加大对农村制售伪劣商品的震慑力度。
记者:您认为农资市场是否亟待引入现代物流业?滕佳材:太有必要了。关键在于谁来建。虽说这种建设要靠市场化运作,但对于农村这一块,国家本来投入就少。我们也希望一些有长远目光的经营企业要看到农村市场的潜力,加大投资。政府则应扶植这些企业,引导一些大的农资企业把点建设到农村去。(王冰)
农资超市还姓农
在贵州省修文县的一个边远乡镇里,一个刚开业不久的“六屯乡都堡农资综合超市”,为山区农民带来了便利。这个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农资超市,除备有化肥、农药、种子、农具等数十种农资产品可供选购外,还设有农民信息咨询台、庄稼医院等。
一位背着背篓,从附近村寨前来购买种子和化肥的农民说:“过去春耕时,要赶到40公里远的县城购买农资,现在城里的超市下乡来,不用出远门就可以买到货真价实的农资产品。”事实上,这种被称为农资超市或农资连锁店的新型农资经营模式,正在各地农村越来越多地取代过去单一的供销社经营模式。
据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陈晓华介绍,过去由于专营政策,农资市场长期由供销社系统的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一统天下。1998年,国务院实行农资流通领域改革后,引进了市场机制。
被称为中国农药第一品牌的上市公司江苏红太阳集团,从2001年9月至2003年底,在江苏、安徽、湖北等8个省300多个县建立了农资加盟连锁店,迄今已拥有3000多个乡镇指定销售点。据红太阳集团董事长杨寿海介绍,连锁店实行统一采购配送、统一价格和核算、统一信息体系建设和服务标准等。通过这种方式,连锁店有效地将假冒伪劣商品拒之门外。在化肥市场,世界500强企业中化集团旗下的中化化肥公司已在全国15个主要农业省份设立了13家分公司,130多家分销中心,形成了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现代化流通体系。
与此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来农资品牌将大量涌入农资流通领域。据了解,台湾地区最大的农药连锁销售商台湾兴农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开办了17个农资连锁店,专门经营农药配送零售。有消息透露,李嘉诚长江实业旗下的长江生命科技将与江苏红太阳集团合作投资内地农资连锁店。面对农资市场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出奇招、抢商机。中化化肥在建立连锁超市的同时,聘请农科院著名专家作为顾问,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组建中化农大研发中心,在农村设立中化农化服务站,为农民提供专业、系统的农业技术培训和农资产品售后服务。(记者 石新荣)
承德农民投诉不出村
6月14日,滦平县付营子乡凡西营村消费投诉站门口,聚集着23位喜笑颜开的村民,他们争先恐后地对记者说:要是村里没有投诉站,我们就被那些劣质黄瓜种子坑苦喽。那可是2000多亩的黄瓜呀!村民姜长友捧着5万元赔偿款,手有些颤抖。
为了解决农村消费者投诉难的问题,承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消费者协会会长陈树峰想出了“消费投诉站建进村”的点子。如今,在承德市,像凡西营村投诉站这样的农村基层消费投诉站,已发展到477个,这意味着有更多像姜长友这样的农民消费者权益受侵害时,家门口就有了“说理”的地方。
据承德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张学国介绍,承德市已培训农村基层投诉站工作人员850人,维权志愿者1680人,村村有了“明白人”。从今年6月开始,河北省将用一年时间推广承德市“把投诉站建在村上”的农村维权新模式。届时,河北全省5400万农民将有望享受“投诉不出村,身边人调解身边事”的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