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相关文章:北航事件:都是教育产业化惹的祸
7月10日,第一批全国重点高校录取工作开始后,广西南宁的考生家长李先生得到消息说,他的孩子被北航提档。但随后李先生家接到电话,一个自称是北航赴广西招生联络员的人称,要想拿到录取通知书,就必须交10万元。李先生拒绝后,第二天就发现自己孩子真的被退档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先生一家不断接到电话,内容无非都是要钱。李家四处打听,但回答都是要上学必须先交钱。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先生被迫口头同意交10万元让孩子上学。(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8月13日)
中国的高考制度尽管多年来遭人诟病不断,但平心而论,还找不到可以与目前的高考制度更好的选拔人才的方式,特别是对于那些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城市贫民和农民子弟而言,高考几乎是他们通往社会高层、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通道。但眼前的事实是,连这一通道也黑暗重重了,单就这一点而言,对公众的信心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北航事件首先是中国教育资源短缺的产物。事实上,北航事件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金钱的交换。在商品经济的前提下,任何资源短缺的状况都可能导致交换现象的发生。北航事件不是首例也不是唯一。只要所有学校并不是以考生的分数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那么高考招生时的“权力寻租”现象就有可能还会发生。大家知道,高校招生除了以分数为标准从高到底录取外,许多学校自己掌握有一定比例的指标。
这些指标五花八门,巧立名目。前些年有定向生指标,所谓定向生指标是为艰苦行业、艰苦地区以及国防、军工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定向培养人才的,而实际上,定向生计划早已变了味。打开一些省招生机构出版的招生专刊,就会发现,许多内地的国家机关、效益好的单位都被列为定向单位,定向生毕业后大多数也没有回定向单位就业。定向生计划变成了许多高校变相敛财的工具,成为高校招生腐败的温床。
一些招生机构之所以给一些院校许多定向生计划指标,实际上是给“政策”,鼓励他们多收费,以缓解办学经费的不足。
近年来,许多本科高校建立了二级学院,为了保证二级学院的生源,收取更多的费用(二级学院的收费要比定向生高许多),一些本科院校减少甚至取消了定向生招生计划。这样,定向招生指标更加紧俏,收费水涨船高,权力寻租开出的价码也更大。
除定向招生指标外,让某些人有机可乘的还有机动指标、少数民族预科生指标、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特长生招生、补录等招生环节。买了机动指标可降七八十分。
庞宏冰等人的行为依据的增录招生计划实际上就是机动指标,虽然教育部三令五申机动计划不允许收费,实际上一些高校在向考生收取高额费用。机动指标数量少,所以比定向指标更加紧俏。考生家长除需关系硬外,还要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作支撑,即使一般院校也要收取3万元。所以肯定的认为,庞宏冰等人的行为并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与北航有着割不开的联系。因为在谈到庞宏冰的身份时,北航负责人用了“边缘人物”这个词汇:“说他是北航的吧,他确实是北航的职工,但是他又不是在北航的学院里,又是属于企业编制。而这个企业呢?又是学校的企业。”
不管学校怎么开脱,庞宏冰等人的行为没有学校的允许或默许是不可能发生的。他们没有这么大的胆量,也不可能这么愚蠢,愚蠢到了与街头诈骗相差无几的地步。假如没有北航教授的头衔的话,他们的行为就是诈骗与敲诈勒索。
不管是学校还是打着学校旗号的老师的个人行为,探究起来,都是教育产业化惹的祸。教育产业化的鼓吹者们把重社会效益的学校变成了只重经济效益的商业机构;把国家暂时的投入不足变成了用商业手段聚敛钱财的绝好借口;打着教育产业化的漂亮口号来使巧取豪夺人民群众财产的勾当合法化。
这些年来,随着部分地区教育产业化的推进,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的学费上涨得还不够高吗?如果再加上招生时的黑箱操作,如李先生的遭遇那样,中国普通百姓子女接受教育非得要他们去砸锅卖铁、伤筋动骨、流尽最后一滴血吗?有关部门到了该好好反思一下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