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此次股市大幅反弹主要靠利好传闻推波助澜,短期赚钱效应刺激和长期熊市积累了较大的反弹能量。牛市究竟有没有到来,还需要作进一步观察:“国九条”的落实要看结果、扩容减缓迹象是否得以持续和宏观调整确定性如何;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解决股权分置
■本报记者 张炜
9月14日对投资者来说是难忘的。受到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紧落实“国九条”的利好消息刺激,沪深股市出现大幅反弹。当周,上证指数在周K线图上的阳线实体超过100点。距13日形成的1259点底部,上证指数周末收盘时累计反弹了155点。查阅历史数据可发现,周K线拉出100点以上阳线,是1999年“5.19”行情以来第三次出现,也是2001年6月2245点调整以来的首次。
9月20日,深沪大盘更是高开高走,放量扬升,沪指放量突破1450点大关,成交再创年内天量407亿,市场呈现少见的“逼空”态势。
此次股市大幅反弹,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一,利好传闻推波助澜。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紧落实“国九条”,比年初公布“国九条”,对股市的利好刺激作用还要大,是因为同期还有一连串朦胧的利好传闻相互“配合”。据称,当前市场共预期八大政策利好:允许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上市公司强制分红、新股发行询价制度、类别股东表决制度、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创新证券公司试行集合受托理财、资本市场税收改革、解决股权分置等。9月17日大盘能够再接再厉,就因为当日的消息证实“鼓励长期资金入市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央行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支持商业银行发展基金业务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外汇局也表示将适时批准QFII增加投资额度的申请。政策利好传闻与预期之所以如此多,与“国九条”的“落实”有关。既然是“落实”,必然会出台一系列投资者盼望的利好政策。
其二,短期赚钱效应刺激。熊市被赔钱效应所累,大涨行情自然受赚钱效应推动。9月14日起的4个交易日,每天都有一批个股高居涨停板。就连业绩不佳或巨幅亏损的个股,也不乏眨眼便成为“大牛股”的。一方面赚钱效应诱人,另一方面成交量放大,场外资金自然难以抑制参与的欲望。股市走牛很大程度上靠资金推动。短期赚钱效应催生出的周成交量达601亿元,同比放大了200%,股市的上涨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其三,长期熊市积累了较大的反弹能量。物极必反,2001年6月调整以来累计下跌近千点,市场一旦找到公认的反弹理由,自然容易出现井喷行情。市场人士早已提出,即便为了几年的累计大幅下跌,股市也会出现大家都渴望的反弹行情。尤其机构投资者分量逐渐趋重的国内股市,券商、基金、保险资金等都很可能采用“补仓”方式积极参与反弹行情。
压抑已久的入市热情和买涨热情被激发出来,为短期大盘由弱转强注入了活力,投资者也由悲观至极变为乐观不已。有的投资者认为,五年一个轮回,“9.14”行情将再现“5.19”行情的辉煌;有媒体甚至报道,民间高手预测“长达6年的大牛市已到来,2009年左右到达3360点附近见顶。”可实际上,投资者绝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客观而言,牛市究竟有没有到来,还需要作进一步观察,后市大盘走向的关键取决于后期出台利好政策的性质。
值得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一是“国九条”的落实要看结果,不能仅仅是上周媒体上接二连三出现的政策猜想。尤其应注意的是,投资者对利好政策的“胃口”被媒体吊得很高,反倒给政策实施带来一定难度。二是扩容虽有减缓迹象,但不知这样的“休养生息”能维持多久?若涨高后再来几个大盘股发行的消息,或新股发行恢复到年中的速度,恐怕刚聚集起来的人气会很快散去。三是宏观调整仍有不确定性,特别是加息预期并没有减弱。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股权分置。申银万国对八项政策利好预期的出台可能性和影响力进行了排列,解决股权分置被认为是近期出台可能性最小的政策利好。在大盘大涨后,解决股权分置的议论似乎已被“搁置”。有的评论甚至提出,解决股权分置可以先不谈,股市走牛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其实,大幅反弹后仍要保持清醒。投资者应该看到,“9.14”与“5.19”的最大差别是,解决股权分置在“5.19”行情前并非股市疲软的主因。而目前采取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只是给股市注入“强心剂”,解决股权分置若还被暂放一边,大盘不大可能走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