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翔实的数据、客观的比较回顾了建国55年来北京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成就。着重从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建设硕果累累、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外开放成绩
斐然、城乡居民生活向全面小康迈进、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等8个方面加以具体介绍。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如今的首都发展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坚信北京将再创新的辉煌。
55年,在漫漫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而言,55年已足以开创光荣壮丽的伟业,成就永恒的辉煌。从1949年到2003年,首都各族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风雨兼程、开拓奋进,使一座衰败、落后的古老城市重新走向了繁荣和复兴。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首都北京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城市建设阔步前进,人民生活提前跨入小康,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天,这座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正在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解放前,北京是一个区域性商贸中心,工农业生产都不发达。农业基本上是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商品率很低,生产条件很差。工业则以手工作坊为主,近代化的工厂很少。商业方面虽然有过较好的基础,但经过连年的战乱,已是一副衰败景象,许多店铺都处在倒闭的边缘。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迅速完成了恢复生产的任务,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从1953年到2000年,北京先后制订并胜利完成了九个“五年计划”,目前,第十个“五年计划”也已进入最后阶段。经过50多年的艰苦努力,北京经济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全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建国初期的1952年,全市生产总值仅为7.88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仅为1%。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已经达到366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171倍,年均增速为10.6%,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为3%,比1952年提高2个百分点。2003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65.9亿元,比1949年增长2774倍,年均增速为15.8%。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新的历史时期北京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全市生产总值在1988年提前2年实现比1980年翻一番的基础上,到1995年,又提前5年实现了再翻一番的目标。顺利完成了前两步的现代化战略任务,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进入90年代以后,北京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速度较快,稳定性较好。“六五”期间,北京经济增长的波动系数为0.7,“七五”期间为0.4,“八五”期间为0.1,“九五”期间仅为0.06,近5年,全市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没有出现大的波动。2001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达到3084美元。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处于3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正是国民经济具备了相当实力,进入活跃、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是北京经济发展新的里程碑。2003年,全市人均GDP为32061元,按当期汇率折算,约合3874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北京经济发展已经相当于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一个经济落后、百业凋敝的区域性商贸城市到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55年来,北京的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从解放初期到70年代末,北京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先后建立并发展了冶金、机械、电子、汽车、化工等骨干行业,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国家的工业化作出了积极贡献。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93.2亿元(1970年不变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175倍,年均增长19.5%。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4.5%,比1952年提高30.4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后,北京认真总结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按照完善和增强首都服务功能的要求,对全市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从80年代初期开始,第三产业发展明显加快。1978年以来的25年间,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3.2%,增速高于第二产业4.4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9.4%。1994年,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全市产业发展从此一直保持着“三二一”的基本格局。2003年,三次产业间比例关系为2.6:35.8:61.6,与1978年的5.2:71.1:23.7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按照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我市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1997年以来,在“首都经济”的发展战略引导下,北京的产业发展又进入新型工业化阶段。首都经济的本质是知识经济,核心是高新技术产业。200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4.1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9%。中关村科技园区实现增加值60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6%。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2002年,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市第九次党代会又提出了全面振兴现代制造业的新思路,两年多来现代制造业初露峥嵘。2003年,北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8.6亿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96.8亿元,两者总和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30%,顺义汽车城、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基地、光机电一体化基地四大基地的建设稳步推进。
3、城市建设硕果累累
55年来,全市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累计达到3301亿元,年均增长25.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2.5%,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解放初期的北京,市政设施十分破旧,道路多是碎石路和土路,沥青路仅为215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新增道路18727公里,新建各种桥梁1217座,形成了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以环城干道和放射型干道为骨架的蛛网式道路系统。2003年,全市道路总里程达到18942公里,是建国初期的88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市进一步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同时加快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路以及环路快速联线建设。2003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已达到114公里,高速公路(含五环)达到499公里,地铁5号线、4号线、10号线和奥运支线也正在建设或拟建中。城市道路网和轨道交通网不断完善,以公共交通网络为主体、快速交通为骨干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正在形成。
邮电通信发展迅速。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市、通达国内外的公用电信网,并建成了业务种类齐全、网点密布的公用邮政网。全市邮路总长度由1949年的1479公里增加到2003年的367731公里,增长248倍。2003年,全市有753个邮电局(所),为1949年的10倍。全市电话交换机容量已由1949年的2.6万门升至2003年的837.4万门。移动通讯、数据通信从无到有,迅猛发展。2003年移动电话用户已达1109万户,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82.7万户。数据通信网络也初具规模,2003年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398万户。
城市供水、供电、供热、供气能力不断增强。解放初期,全市自来水日供应能力仅为8.6万吨,多数居民靠井水生活。2003年,全市日供水能力达到429万吨。在电力建设方面,50年来,全市累计投资548亿元,极大地满足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到2003年城市用电量已达414.8亿千瓦小时,比1949年增长502倍,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70.5亿千瓦小时。为发展城市集中供热,1958年北京开始建设第一热电厂,此后全市的集中供热能力稳步提高。2003年,全市管网集中供热销售量达到3179万百万千焦,比1958年增长79474倍;采暖面积达到25108万平方米,比1958年增长8966倍。为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我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2003年,全市已有406万户居民家庭用上了各类燃气。
4、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显著增强。
价格改革成效显著。改革开放以后,我市价格改革在中央的领导下,先调后放,调放结合,从双轨制向单轨制最终向市场定价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对价格体系的调整,逐步消除了制约生产发展的瓶颈,完成了生产资料向商品的过渡,企业可以随市场的变化调整商品的价格,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了发挥。到2003年,市场调节价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95%。
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2003年,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机构达到45.9万个,从业人员达到167万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30.3倍和5.8倍,营业网点遍布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达到769个,成交额637.9亿元,其中成交额达到亿元的市场有75个。90年代以来,商业领域新型业态发展迅速,大批的超市、便利店等连锁零售业快速走进百姓生活,截止到2004年6月,全市连锁企业门店数已达4997个。随着消费市场的逐步完善,商品流通规模有很大发展。200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16.7亿元,比1978年增长42倍,年均增速达到16.3%。
资本市场初具规模。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规范程度进一步提高,有力地支持了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股票、基金、债券、期货等多种投资渠道,为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到2003年末,全市已有76家上市公司,148家证券营业机构,各类投资者160万户。全年股票交易额5041.4亿元,国债交易额1173.2亿元,分别是1994年的37.2倍和24.8倍。
劳动力市场取得明显进展。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制度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配”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过渡,劳动力市场从无到有,经历了艰难的培育和发展过程。到2003年,本市已有各类职业介绍服务机构510家,每年介绍的就业人次达到34.3万人次,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培训20.5万人次。在配置社会劳动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技术市场持续稳定发展。2003年全市技术市场签订技术合同32173个,合同金额265.4亿元,分别是1990年的73.1%和12倍。其中,技术交易实现金额226.6亿元,为1990年的26倍。技术市场的发展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使北京独特的科技人才优势得到了充分利用,改变了科技与经济发展长期脱节的局面。
5、对外开放成绩斐然
改革开放给北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20多年间,北京紧抓机遇,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在商品、资金、人员、信息等各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外经贸十分活跃。
对外贸易迅猛发展。200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684.6亿美元。其中,地方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189.3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63倍,年均增速为18.1%。地方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3%,比1978年提高38.1个百分点。出口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尤其是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快速增长。2003年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达到91%,其中,机电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为66.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34.1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比重达到46.6%。
利用外资取得了辉煌成果。1987年―2003年的17年间,全市累计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9534个,协议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89.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4.2亿美元。投资来源多元化,投资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在京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130多个。世界著名的500家大型跨国公司已有160余家在京投资,其投资的规模大、领域宽、覆盖面广,对扩大外商投资的整体规模和带动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较强的推动作用。目前,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达到5482个,交纳税金259.2亿元,占全市各项税收的18%;从业人员52.4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7.5%;外资企业出口51.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69.6%。
旅游业成为对外开放进程中一颗耀眼的新星。改革开放20多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由单纯的外事接待工作迅速成长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产业。1978年―2003年,全市累计接待海外游客3764万人次,年均增长23.6%;旅游创汇累计达到315.2亿美元,年均增长12.5%。其中接待人次最多的2002年,海外游客达到310万人次,为1978年的16倍。
6、城乡居民生活向全面小康迈进
建国前夕,200余万人口的北京,失业人员多达27万余人,城镇在业人员仅为43.3万人,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建国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逐渐改善。但总的来看,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居民收入增长一直比较缓慢,人民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居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从1956年到1978年,我市城乡家庭人均收入年均增速仅为2.3%。1978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8.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62.9%。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转变。200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88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496.3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分别是1978年的6倍和9倍,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4%和9.2%。2003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7%,汽车、住房和数字化产品成为居民消费热点,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汽车为例,2003年北京私人汽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其中私人轿车65.6万辆。2004年1-9月,北京市场月均销售汽车3.8万辆,其中新车2.6万辆。
7、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
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技创新能力稳步增强。2003年,全市共有科技活动人员27.1万人,比1990年增长18.9%;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达到492.4亿元,比1990年增长58倍,年均增长36.8%。其中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56.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1999年以来,我市以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为突破口,有效地促进、改善和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对首都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育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50多年来,北京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成为全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2003年,全市共有小学1652所,初中434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升学率从解放初期的55.95%和59.43%提高到99.95%和100%。普通高中329所,中等职业学校97所,高中教育的普及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2003年高等学校达到73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2%,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9.7%。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由1964年的5.3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发展到1980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7.8年,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0年。
8、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文化事业蒸蒸日上。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50多年来,北京把文化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文化事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03年,全市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影电视和音像业法人单位已达到3328个,在岗职工人数达到8.9万人。公共图书馆26个,藏书总量达到3355.2万册,分别比1978年增长44.4%和1.4倍。全年出版图书85244种,是1978年的16倍,总印数达到13.8亿册;杂志2382种,是1978年的5倍,总印数达8.2亿册;报纸250种,是1978年的22.7倍,总印数72.4亿份。2003年,全市地方电视台节目套数达到19套,每周播出时间长达1815小时,分别比1979年增长了18倍和66倍;地方广播电台节目套数达到16套,每周播出198小时,分别比1979年增长了3倍和2.5倍。近几年来,通过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全市文化设施建设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先后建成“首都图书馆”、“中华世纪坛”、“长安大戏院”、“首都博物馆”、“中山公园音乐堂”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医疗保健水平大大提高。建国前,北京卫生条件十分落后,疫病经常流行。1949年,全市仅有卫生机构61个,病床3001张,卫生技术人员4218个,当时,全市婴儿死亡率高达117.6‰,平均期望寿命只有52.05岁。经过55年的建设,我市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稳步改善,综合反映国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位于全国先进水平,有些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075个,病床74298张,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1万人,分别比1949年增长82倍、24倍和26.6倍。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5.89张,拥有执业医师4.2人。全市婴儿死亡率仅为5.89‰,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9.62岁,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3年“非典”疫情过后,北京加快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立了市、区县两级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队伍,建立了网上疫情报告制度。同时农村卫生保健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加强,2003年10个远郊区县全面实行了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73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体育事业随奥运腾飞。5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竞技体育人才辈出,群众体育蓬勃开展,体育设施日益完善。建国初期,我市竞技体育项目仅有4个,运动员不足百人。目前,市运动队项目已达28项,运动员逾千人。截至2002年底,我市运动员共获世界冠军149个,亚洲冠军144个,全国冠军592个,为祖国和首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近几年,我市努力营造科学健身氛围,“全民健身工程”深入人心。2003年“全民健身工程”总投资达1.7亿元,其中地方经费投入1.2亿元。2003年全市有768.6万人次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全市晨晚练辅导站达到3811个。1957年全市只有体育场2个,体育馆3个,2003年已分别达到48个和23个。2001年,北京成功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体育事业面临新的历史机遇。目前奥运工程全面铺开,一批新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正加紧建设。
新中国55年,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较缓慢,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部分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市化进程亟需加快,资源保护、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城市建设与公共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新世纪头20年,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首都发展更具备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举办奥运会,给北京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性机遇。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首都北京一定能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贯彻中央对北京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抓住和利用好一切宝贵机遇,胜利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再创新业绩、开拓新境界、实现新跨越!
来源: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