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广西瘦弱肩膀能否挑动中国-东盟合作重担?
本报记者 月生
南宁报道
11月6日,历时4天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南博会)在南宁“完美落幕”,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书记曹伯纯“神经依然绷紧,不敢有丝毫松弛”。
他的紧张和兴奋不无理由,这次南博会,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泰国、印尼东盟6国都派出几乎是最高级别的代表团出席,会宾客过万,中外副部级以上贵宾近百。
在2506个展位中,东盟10国和其他国家、地区占展位数42.9%,参展企业1505家,其中19家世界跻身500强。30场推介会达成实质性项目签约231个,签约金额近千亿人民币。
“重要的不在于成交多少,搞了多少项目,更重要的是政治意义。”吴仪一语破机:10个国家和中国走到一起共同举办南博会,政治上、外交上意义极为重大。商机后是政治考量,南博会“开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中央强势运作
“我们这里收到的,大多数是第二手指令,基本上在外围忙。”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某负责人告诉记者,南博会由中国国家商务部、东盟国家经贸主管部门、东盟秘书处三方共同主办,广西仅是承办方,基本上是“中央级人马的强势运作。”
吴仪为南博会组委会名誉主任,组委会主任则由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部长共同担任。参与组织筹备的有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安部、外交部、科技部等部委。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鲁建华透露,南博会在各方面的实施实际上都是由国家层面出手,由商务部会同外交部、贸促会拟定,上报国务院;今年3月份成立商务部协调小组,直到此时,广西方面才开始介入,研究确定筹备工作方案和组织机构。
在对东盟方的邀请上,老柬缅三国领导人由吴仪出访时面请;东盟十国商务部长及亚洲开发银行和亚太经社理事会负责人,则以薄熙来个人名义相邀;对东盟不发达国家参加博览会,中方给予资金补助,免费提供19个展位和官员往返机票。
相形之下,广西作为承办方的弱势地位,在此一目了然。仅以接待能力而言,按照邀请宾客人数,客房需求量为15000间(套)左右,但南宁市2星级及以上的客房只有7443间,广西方面不得不采取政府与宾馆签约、全面预定的做法,实行最高限价,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客后己、先来后到”的分配原则,即便如此,国内外客商对宾馆星级的一般要求(如三星级宾馆)无法满足,约一半的与会者只能安排住招待所。
弱势启动与强力扶持
“一些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我们争取了多年而没有争取到的政策,正在逐步到位。”据知情人透露,广西获得的“会展红利”,并不限于“潮涌般的招商招展形势”。
在离首届博览会开幕不到4个月时间里,广西拿出一份南博会基建项目财政补助申请清单。中央同意了第一、二、四项,由财政部在2003年向广西提供700万元经费补助的基础上,2004年将再提供300万元经费补助,制定了新增国际航班亏损的补助办法;另外,由国家发改委给予广西1亿元的一次性支持,其中南宁机场停机坪扩建工程和口岸查验设施项目的补助依然到位。
一次性解决落地签证问题,是广西获得的又一项“红利”。按照最初安排,南博会前后共2个月,南宁、凭祥、东兴3个口岸将获得公安部授权,享有办理落地签证的权限,后经反复磋商,权限有效期“缩水”为南博会前后1个月。
此外,对参展的部分动植物及其产品,国家质检总局给广西检验检疫局下放了检疫审批权、预包装食品和化妆品标签审核权;对安保设施和部分展览品的进口,广西享有关税减免优惠。以上两项政策,在国内展会尚属首次。
吴仪还指示海关总署,支持并指导广西实施展品异地报关,并增列南宁为药品进口口岸城市。据了解,目前国内只有17个发达城市享有这项政策。
对广西其他一些未能达成的补助要求,吴仪语示安慰:“博览会还要每年举办,我们从长计议,不断填平补缺。”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是一所接受国务院研究室指导的独立研究咨询机构,对中国—东盟“10+1”态势一直保持关注。该研究院西南分院副院长周毅认为,广西地理位置特殊,其弱势地位正好促成中央对其多方扶持,中央把一年一次的南博会定在南宁,等于把广西推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性经济中心位置。
广西寻找“引擎”
选择在广西开办南博会,或许是一种综合考量后的结果。
云南和广西对南博会的争夺异常激烈,据知情者透露,在听取南博会筹办工作情况汇报会上,吴仪说,“考虑到广西经济比较困难,云南又搞过世界园艺博览会,因此决定放在广西,希望借此东风把广西的经济搞上去。”
这种解释实际上与国家对广西的定位暗合。从九十年代国家提出“大西南通道”,广西这个处于沿海优势地位的极待发展的地区似乎获得了机会。国家一度考虑将其作为中国第四个具潜力和活力的沿海三角经济区,辐射和带动南贵昆川渝经济带,并进而带动和推进整个西部大开发的进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招商促进局区域合作处处长梁艺说,中央给广西的发展战略,是以云贵川重为腹地,以金三角为西南出海口,比湛江港缩短了近800里路程。
问题是广西为地方铁路,不是国家铁路,地方铁路成本高,影响港口出境成本。
而广西对自身的定位或许妨碍了发展。宁愿在西部经济圈领先而不愿真正融入华南经济圈,使广西的发展偏离了经济发展的主轴,沦入末流。从广西修建高速公路南北走向,就可以感觉到这种封闭发展思路、害怕与广东竞争的思维方式。
有专家认为,此次面向东盟,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中国政府建议自2004年起每年在南宁举办一次中国—东盟博览会,体现了这样一种意图,即把南宁逐步推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地位上来。
但由于东盟十国多数为不发达国家,而广西也缺乏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工农业产品,双方的投资与贸易合作实际上还处在初始阶段。1992年以来,东盟进来的只是几个华侨资本,如正大,多为农业类企业;十多年了,只有2亿多美金进入。
广东社科院研究员姚立认为,南博会选择广西,最大的因素是区位优势。但如何将区位优势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则需要时间和考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南博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对广西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而广西是否能单独支撑起南博会的重任,也为学界所注意。
或许广西可以通过融入广东,珠三角经济一体化,解决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极为关键的“引擎缺位”问题。只有当广西真正解开心结,发展壮大自己,对东盟产生辐射力,才能形成吸引力,最终达到如此效果:东盟如果不融入中国,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将被两广一体化的珠三角进一步吸纳,将存在着被边缘化的严重危险,从而造成严重“内伤”,在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只有这样形成与东盟经济发展的“落差”,才能促使东盟向中国靠拢,这就是国家政治取向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辩证法。
任何区域合作都是利益指向的。珠三角经济需要更为广阔的发展腹地,这个腹地不仅仅是泛珠三角地区,也将包括东盟。广西在泛珠三角地区的地位和在CAFTA的地位,决定了广西将成为泛珠三角中极为重要的一员,成为泛珠三角核心经济区经济辐射最为重要的基地,是珠三角经济走向西南腹地和东盟腹地的中枢与通道,粤桂一体的次区域合作将是泛珠三角一体的必由之途和先行区。
无法承担的重任?
值得注意的是,广西在南博会筹办期间“因人成事”的趋向,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业内有关南博会弱势启动的印象。
周毅告诉记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目前面临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等国多边自由贸易竞争机制的压力,以广西不足400亿的财政收入,东盟各国不少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广西举办南博会,很大程度上只有搭台之机,缺少唱戏之力,南博会只不过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前的一个过渡性具体协调措施。
该人士透露,按照吴仪在筹办汇报会上的说法,南博会是温家宝亲自倡议、以落实“周边是首要”政策、发展与东盟国家面向和平与繁荣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东盟之间多方合作的唯一常设机构。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继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南博会很可能成为具有实质性影响的国际组织,因此,南博会决不可能仅凭广西一区之力进行运作,此次中央各部委的介入就说明了这一点。
就南博会的功能,吴仪定了货物“走进来”、资本“走出去”调子,这事实上是先期收获政策的继续。广西工业化率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名列第27位,一、二、三产业结构为24.26∶35.17∶40.55之比,和周边东盟国家相仿,正好发挥通道经济作用。
香港贸发局总裁林天福极为赞同上述人士的看法。林认为,广西的经济弱势,可以促使其放下包袱,发展成为中国内地、东盟和香港之间无贸易障碍省份,消除原料、产品、投资等的流通障碍,减少不必要的交易费用,成为促进三地产品交易和资本投入的催化剂和加速器。
林天福称,借助南博会此一平台,香港贸发局将“使尽全身解数”, “彻底打通”东盟—广西—香港经贸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