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国内外大豆市场在经历连续二年半的牛市行情之后,大豆期货价格于2004年四月五日先后见顶4100圆/吨和1064美分/蒲式耳后大幅连续下跌,国内大连期价远期合约价跌至2412元,美国芝加哥1月黄豆跌至501美分。本轮下跌是源于世界几个主产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出现了快速增长,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自4月份之后整体大豆现货和期货走势已经由强转弱。4月---11月的大豆熊市,目前是否结束,通过如下几方面,我们来做一个深层次的剖析,或许对我们的大豆期货投资带来方向性的指引!
(一) 基本面
1. 从中国、美国及全球经济来看,200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1996年以来最高的一年,中国GDP2004年预计增长9.3%以上,美国GDP2004年预计增长4.3%,全球2004年GDP经济增长4.9%。2005年虽然GDP经济下调,但GDP可能仍在高位,成本的推动,基础建设的扩张,第三产业的上升,仍然成为中国GDP经济发展的助推剂,而标志着物价上升的指标CPI仍将维持在3.5%以上的增长水平,至少在2005年全年而言不会下来,可想而知,中国作为全球的世界加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全球经济增长拉动商品价格总体上升将会是并存的现实。
2. 美元的走势----虽然对大豆价格不是起决定性作用,但毕竟国际大豆价格报价是美元。美国总统第44届仍为小布什当选总统,这意味着美国新的一届政府的总体经济国策仍将维持”弱势美元”政策,因为高达上万亿美元(2004年)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2005年不会消灭,不扩大就不错了,从2005年4760亿美元的继续增长的军费预算开支,就可说明短期内,双赤字不可能大幅下降,哪么美国吸引国际资本的优势将大打折扣!由于美元短中期内并不具备大幅走强的国内外基础, 国际投资者信心的丧失,将连袂拖累美元,同时,美国政府虽然高调在国内外政治场合称保持强势美元,而实质上的国策方针均是放任让其贬值, 通过美元的贬值,以提高美国的出口贸易竞争力不无关系。
3. 大豆供求关系----中国今年大豆总产增产至1750万吨以上已成定局,2004年美国大豆创历史新记录达8500万吨左右也是铁定事实,南美诸国大豆2004--2005年度仍将扩大播种面积和增加大豆年总产量, 2004--2005年度国际库存也可能达到历史上第二个高库存年,但这信息已经通过 国内外大豆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作了提前消化,而消息正式确认时,往往价格向反方向运动之时,这也是屡试不爽的价格波动法则。
4. 从大连期货新豆0505月合约来看,价格一度跌破2550----2512元,倒算对应产地大豆现货收购价成本在1.11----1.2元/斤之内,这已属于去年新豆收购时的较低价格。在整体宏观经济处于上升周期以及通胀预期背景下,今年大豆收购价大幅度低于去年可能性不大,以此测算我们认为期货价格2520一线将进入价值投资区域。我们分析认为5月大豆期价将见另一个阶段性低点的可能性不太大。美国黄大豆期货价格虽然昨天跌到501美分一线,但实际测算:11月份的交割成本至少在555美分, 正所谓物极必反,随着价格的连续下挫,大豆价格已经逐步进入价值投资区域。2002--2007年起的美国农业法案规定:美国农场主的大豆保值补贴率价(简称保护价)是500美分/蒲式耳,玉米保护价是216美分/蒲式耳, 现在玉米已跌破此价,大豆也达到此价,这就意味着美国农业部将通过美国财政给可能下破此限的农场主们大幅补贴,我想,美国政府不愿意看到这一结果的。
5、11--12月份是南美大豆关键的生长阶段,也是最重要的天气炒作阶段,炒作题材相对丰富。亚洲锈菌病等旱涝气候也是市场炒作的题材。
6、随着2003--2004禽流感影响淡化,11--12月份是饲料养殖业将迎来季节性的需求旺季,生活油脂也是一个需求走旺的季节,而东北大豆正处于的压榨开始时候,下游豆粕和豆油产品需求的恢复将带动大豆价格出现反弹。
7、2004年6--10月份以后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出现骤减,大豆短期供过于求的局面可能向供需平衡甚至供不应求的趋势逐步发展。中国6月份进口大豆同比下降41%,7-11月进口也将处于偏低水平,中国贸易加工商的诚信资质以及进口大豆质量问题都成为国家宏观调控进口的主要理由。
(二)技术面
我们从美国芝加哥大豆期货连续合约形态看,1999.7月见底401美分,五年的三大波上升至1064美分,结构上大豆自2004.4月份以来的这轮跌势在结构上已经接近完成了第四大波的跌势探底。以主力期货合约美豆1月为例,现在在走大C--5的调整至502美分。短期来看,日线上下降压力线即将突破,MACD指标底部背离多日,快慢速度线向上形成交叉。所以目前可以尝试做多,但均线系统都是空头排列,暂时先看对C浪下跌区域的50%左右的反弹588---666美分。时间周期上我们测算六个月的循环下跌探底符合江恩的大级别循环周期理论。
结论
1、通过大豆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我们认为10--11月份大连和美国大豆和豆粕主要商品期货已经出现了阶段性低点,中美二国市场大豆价格并不对称的原因:是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上升翻倍,使中国进口大豆总成本运费多出200元/吨的关键之所在。
2、探底调整走势的结束,虽然为我们寻求安全的中线建仓区域提供难得的契机,但从循环周期来看,马上走大牛市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大连大豆是一个反复振荡、波段走高后又回落再盘整后再走高的过程.
上海交大天意期货公司首席分析师 刘荣华
200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