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要把危机管理纳入“十一五”规划
眼下,编制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将很快展开。从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必须考虑把危机管理引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使其成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创新点之一。
“危机”是指那些能够打断人类正常活动的事件。大的、严重的危机会冲击甚至中断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和破坏。
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加速,我们所赖以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和经济社会结构变得越来越敏感和脆弱,一个很小的冲击都可能引发系统的紊乱和破坏。还有,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以往更容易受到社会冲突、恐怖主义、技术性灾难事件、金融危机的打击。人口膨胀、流动增加、技术发展、环境污染、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等因素正在将我国带进一个风险社会,突发事件出现的频率增大。经验表明,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一个很小的事件就可能导致一场全面危机。
我们承认,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但是,人们经过努力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缩小在最低限度是可以办到的,人为的危机是可以预防的。在危机事件中,准备是必需的。危机管理的最基本目标是使发展进程免遭冲击和在遭受冲击后能够尽快恢复正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处理应急状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如国家颁布和实施了《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等。这些都为我国全面建立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危机管理系统奠定了基础。
“十一五”规划中的危机管理目标
“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危机管理必须达到两个目标:
(一)对于可能冲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和方向的因素进行预警和干预,防患于未然
危机管理的首要阶段和首要任务是预防或预警,并进行干预,防患于未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危机管理的基本前提是要求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和各类组织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确定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中可能发生的危机,并阻止它们演变成全面的灾难。“危机预警系统是指组织为了能在危机来临时能尽早地发现危机的来临,建立一套能感应危机来临的信号,并判断这些信号与危机之间的关系的系统,通过对危机风险源、危机征兆进行不断地监测,从而在各种信号显示危机来临时及时地向组织或个人发出警报,提醒组织或个人对危机采取行动”。
危机预防是危机管理计划最具有挑战性的部分,事实上确定那些常规事件和危机相对容易,但是确定那些意外危机确实是很难的,特别是在中长期发展过程中更是如此。一般来说,那些突如其来的危机往往隐含在常规事件和常规危机背后,由常规危机和事件演化而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常见的办法是对常规事件和危机进行干预,防止它们转变成意外的危机。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常规事件和危机也在不断变化,不但这些危机的可能性和危机可能造成的影响在发生变化,而且危机的种类也可能发生变化。所以,预见危机是对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一个严峻挑战。
可以说,干预是防范危机的最高级的形式。最高明的危机管理不在于事后如何采取措施,而在于排除各种形成危机的可能性,从根本上消除危机。要干预常规事件和危机,首先要对此类事件和危机进行确认、分析和评估。中长期发展规划就是要对国家、地区和部门在中长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危机、冲击因素进行确认、分析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和优先顺序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干预,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既定的轨道进行。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的预见与分析十分重要。“信息是影响危机管理成效的关键性因素,要准确地识别危机,最为重要的就是要针对各种社会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进行系统的扫描,收集其中的危机信息,分析他们对危机管理的潜在影响,进而对可能引发突发性危机事件的信息加以防范和疏导,争取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于我国中长期发展中的危机因素,国内外已经谈论很多,如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金融体系问题、国有企业问题、三农问题、地区差别问题、腐败问题、中美关系问题、台湾问题、周边关系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着手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些政策干预的效果如何?这些问题的现实发展事态又是如何?为了避免这些因素演变成突发性事件,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确认、分析和评估,这对于防止事态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扩大和演变成突发性事件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是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