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全世界的全球化受挫者,联合起来!”--全球化的天花板,是后发展国家商界领袖的共同难题。《中国企业家》杂志邀请亚洲、拉美国家数十位商界巨头,会聚2004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与500名中国本土企业领袖共同探讨商业与环境难题。搜狐财经媒体联盟现场连线报道。下面是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积仁的精彩发言:
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在全球化压力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不仅是中国的企业,包括美国这样一直在整个世界经济比较有实力的国家,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在八十年代初到现在整个世界制造资源向中国,以至于向亚洲国家转移过程当中,事实上美国,包括欧洲失去了550多万人就业机会,而给我们中国带来了很好的发展空间。而550万就业机会,使得中国人大概有两亿多人口,从农村走向了城市,从制造业、服务业,为我们今天谈天花板问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看到制造业竞争,我们看到所有专业的问题,反倾销问题的时候,事实上在这样一种看似天花板的背后也有许许多多新的机会,正在为向中国,向印度,包括向苏联,包括向匈牙利,罗马尼亚等等国家带来新的机会。那么,我们如果看到从九十年代末,在过去的这四年间所发生的变化,就是主要发生在另外一些国家,就是印度,印度从2000-2003年获得了60万的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六十万人口。这些六十万人做什么呢?主要是做后排的办公室,这样的工作在全世界形成了概念,是将来全世界的分工,中国人做全世界的工厂,印度人做全世界的办公室。他们认为越来越多的白领工作应该在印度进行,越来越多蓝领工作应该在中国进行。而从我们创造的附加价值来看,印度所有做软件和服务行业,我们看到有很多公司每年都是以30%左右净利润,使得从事一个十分好的环境,而且是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十分有力的环境。中国在世界办公室业务里面,我们究竟有没有机会?那么,这种机会对我们中国企业有多重要?我想谈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想解释一下世界办公室的概念是什么?你现在往美国打一个电话,可能接电话的人在印度。当每一家医院处理完病人病例之后,下了班之后资料传给印度,印度是员工上班的时间。当第二天早上印度员工完成一天的工作,把数据发回美国之后,美国人使用,会使用在别的国家用非常低的费用所处理的业务。所以,这是我们讲一年24小时,每一周7天都工作的模式,而这种模式正在大规模在印度这种国家进行。包括计算工资,美国很多工作都是在印度做的,接电话是印度做的,银行卡也是在印度做的,大量白领工作正在是批量从美国移到了印度,或者我一会儿讲到还有其它一些国家。这个过程甚至已经变成了政治上的一种争论,大家知道这一届美国总统选举的时候,就是软件或者是服务的外包,对美国就业的影响,包括对美国房地产业的影响,已经成为对美国政府不能不考虑的十分重要的因素。但是,这种趋势还是大规模往外转移。现在估计有一个数量,大概在2000-4000亿美金产业的规模,正在向这些国家来移动。
那么,这样一种工作,之所以能够移动到发展中国家,大概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个,这种工作需要面对面交往,一个美国人打电话说在芝加哥买东西,可能回答的这个人在印度。那么,芝加哥这个人问一下今天天气很冷,印度这边人说很冷,是要把这个环境不是印度的环境,而且语言要是训练过的,说的时候要符合周围地区文化。所以,印度大批培养从事这种工作人,尽管没有去过美国,要知道美国所有的知识,把美国文化放到电脑上,同时对所有相关行业进行了解。那么,这种工作从低端逐步走向高端,包括股票行情分析,包括在法律文件里面的处理。但是,客户从来不需要知道这些。另外一点,通过网络把业务流程转移到另外一个国家,不需要一定在这个人出现的时候出现。还有一方面就是部门门槛很低,当我们谈建一个工厂投资多少亿的时候,事实上建立这样一个产业,大概一个人一个电脑,办公司是这样的环境。另外,产品的整个工作成本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使得欧美国家大批量的把这些业务移到印度、中国、越南、泰国等等国家。典型的一个例子,比如说程序设计人员,在美国程序设计人员年薪大概在6-8万美金的水平,而在中国年薪大概是8000美金,差不多差了十倍的规模。对于一个财务人员,比如说美国一个财务人员每个小时要配23美金做这样的工作,而印度大概只付6-15美元。所以,这样使得在一个部门工资很低的环境下,一些需要头脑和智能这方面人才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那么也造就了印度成为全世界软件和服务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