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去年年终岁末,在盘点中国一年大事之际,“美女经济”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话题。在市场化、商业化的今天,把“美女”与“经济”连结起来,就是利用“美女”来开拓“市场”,也就是利用“美女”来赚钱。这一点,谁心里都明白。
也许,选美、美容或种种与“美女”有关的事情,都有其美好的一面。
然而,当一个事物、特别是“美女”这一部分女性群体,与商业、市场、赚钱联系在一起,并且被渲染哄抬到一个相当高度时,对社会、文化、观念等产生的影响将是异常复杂的,有些结果已背离了“美”,更惶论“好”。
根据女性主义的研究,在父权制文化下男女两性的不平等有各种表现,其中一方面是男性作为观看者处于主体的位置上,女性则成为被观看的对象处于客体位置上。并且,被观看的女性不是按照自己的需要,而是按照男性的需要来展示自己,以达到满足男性观看的目的。这样的观看无疑具有“单向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之间是一种主动与被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实质上是两性不平等权利关系的又一种表现。其根源是,在男性还掌握着社会、文化、经济等主导权和控制权的情况下,审美需求、审美旨趣、审美标准大都是从男性的需求出发的。也就是说在父权制文化下,是男性决定了女性是美的或不美的,其实质是性别的不平等与性别歧视。
女性不仅成为被观看、被言说、被评价的对象,而且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按照男性对美的欲求、期望、标准来塑造自身。据统计,近年来作为“美女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容、整容产业和化妆品产业以每年递增20%的速度发展,其产值已占中国GDP的1.8%,就足以显示这种“单向性”观看的推进力度,但其中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美女经济”所突出的主要是与女性的身材、容貌、姿态有关的“美”,这些都是以女性的生物学特性为基础的。各种以美女为标识的商业广告,大加展示的无一不是那些与女性的性征有关的方面,还有的以暧昧语言或挑逗方式暗示女性的“性”,这就使“三点式”泳装、内衣和“短”、“露”、“透”服装的表演几乎场场都不可缺少,以至“玉体横陈”,“玉峰高耸”、“玉腿林立”,否则就会被斥为“没劲”。在公共场所,这类表演和一些有画家参与的“人体彩绘”往往引发哄动,而热衷于观看的绝大多数是男性。这就很清楚地表明,美女们为经济所进行的表演绝非没有性别取向。它遵循的是非常明确的男性取向,主要是为了迎合男性观看者的需求,是从男性的立场、感受、审美出发进行设计的。商家其实也很明白,他们竭尽全力把女性的性征尽可能地以“外在”的方式“秀”出来,以达到把男性的目光吸引过来的目的。当这些表演被商家与消费直接联系起来的时候,美女们的女性性征实际已无可避免地成为商品消费的一部分。在这一意义上,“美女经济”被称之为“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的确是非常形象的。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眼球”和“注意力”主要是男性的。在这一意义上,说“美女经济”就是男性消费女性的经济,似乎并不为过。更有一些商家为了招徕顾客,获取利润,在广告画面和用语上不惜“打擦边球”,以色情低俗的手段贬损和侮辱女性,这就走得更远,甚至触犯法律了。
其次,在“美女经济”的热潮中,得到强化的是被父权制文化规定的“女性气质”和“女性角色”。美女们被要求尽量展现她们的“性感”和“女人味”,或小鸟依人、或温柔贤惠、或风骚迷人、或野性放浪等等,类型虽然有所区别,但都发源于男权中心主义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与要求,即女性仍然是作为性的对象、生育的角色、家庭的角色被定型、定位的,而不是作为与男性平等的、社会的人。女性主义研究将此称为“刻板印象”,并认为,它不仅不是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还将导致和加深性别偏见,对男女平等和女性发展具有消极作用,必须加以清除。本来,大众传媒承担着对社会性别角色构建和传播的功能。但遗憾的是,对于“美女经济”,大众传媒也许在不经意中起了一些反向的作用,使女性的“刻板印象”得到传播与强化,这既不利于在思想上、社会风气上推进男女平等,同时也与社会主流倡导的自强自立、积极进取、促进女性人生价值的社会实现相抵牾。不可否认,“美女经济”在一定条件下确有可能拉动经济,但若缺乏一定限度和某些必要的制约,就可能对当代女性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男女两性同样都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女性若囿于传统角色的定型、定位,不致力于自身素质的提升,显然是难以适应的,真正的男女平等也将无法实现。
最后,“美女经济”的热潮可能夸大“美”的价值,造成价值颠倒和“美”的异化,使一部分女性、特别是青少年落入“美”的误区,重“外在美”而轻“内在美”,把人的容貌、身材的“美”当作快速致富和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惟一资本。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美容院已达154万家,产值为1680亿元,增长速度惊人,“人造美女”也已成为该行业最火爆的广告。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美女经济”之风劲吹之下,一些中小学生也开始模仿,竞选“班花”、“校花”竟然成了一项课外活动,“当美女”成了一些女青少年、女童的人生志向,更有小小年纪就要求家长带去整容、美容的,对于学校教育不能不说是一种扭曲,对于青少年成长不能不说是一种误导。
但愿在新的一年,中国与“美”有关的事业能成就更多真正的美丽。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