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FT专栏作者 埃德沃德·卢斯(Edward Luce)
几乎所有在印度召开的经济会议都少不了一个议题,讨论创建更多小型企业的重要性。然而,这些电脑幻灯片演示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小型企业已经在印度社会最贫穷的地方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它们大部分都没有注册或申领执照。
在印度南部城市海得拉巴的贫民区里,私立学校的数量是公立学校的两倍以上。这些学校通常都位于穷巷陋室之中。它们和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杜恩中学及其他一些专为印度精英服务的著名私立学校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伴随着惊人的扩张速度,这些贫民区私立学校在印度引发了一场社会革命,而该国的决策精英们对此还没有太多察觉。这场无声的革命传递了两个信息:一是印度最贫穷的阶层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得到教育,并且省吃俭用供他们上学;二是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英语教育。
M·A·理想中学位于海得拉巴老城区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校长默哈迈德·安瓦尔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创立了这所学校,成为第一批“贫民区教育实业家”。当时在穆斯林占主导地位的老城区只有少量的私立学校,如今这些私校已经超过1000所。
安瓦尔表示:“没有任何一家公立学校使用英语教学。家长们基本上都是文盲。过去,孩子读私立学校,都只是学一些阿拉伯语的课程,好让孩子们学习古兰经。现在他们要求开设以英语授课的课程,以便孩子们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在海得拉巴迷宫般的后街小巷里,除了传统的蔬菜店、小作坊和清真寺外,私立学校的广告牌随处可见。它们大都充斥着夸大其词的描述。由于没有监管,这些学校都自称为文法学校、修道院或公开私校等———这是为了模仿英国的私校体制,以标榜自己处于印度社会等级制度的最高峰。
海得拉巴的Educare Trust是一个支持私立学校的非政府组织。该组织的理事长S·V·戈马蒂表示,这些学校要花费10%的利润用来贿赂督察员。而贿赂费用平均占学校年收入的2%。
她说:“即使是持有执照的注册私立学校也不得不经常行贿,因为要遵守所有针对私立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不可能的。现在行贿已不只限于金钱,比如SIM卡或者酒类等也都可以用上。”
尽管面临高昂的“监管”费用,家长们还是继续选择这些勉强凑合的私立学校而不是条件更好的公立学校。为什么呢?除了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私立学校的教师几乎从不旷课。
印度公立学校都存在教师旷课的顽疾。一项调查显示,不论什么时候都有大约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公立学校教师缺勤。部分原因是,校长对不守规矩的老师办法不多。这些政府公务员背后有强大的工会支持,政府教师事实上是不会被解雇的。
另外一个原因是许多教师被分配到遥远的乡村。他们在那里无亲无故,也没有在那里生活的愿望。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私立学校一般都雇佣当地的教师。他们的资历较浅,收入一般是公立学校老师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但他们极少旷课———也许是因为可能会被解雇吧。
根据Educare的资料,私校在传授这些新本领方面做得还不错,它将在本月公布关于海得拉巴学生能力调查的详细结果。私立学校学生在几乎所有科目上的得分都要比公立学校的学生高,只有乌尔都语和泰卢固语例外———这两门语言是公立学校的教学语言。
私立学校教师资格不足的一个原因是印度没有任何专门培训用英语教学的师范大学。在这方面,穷人们走在了政府政策的前面。
德里一位评论家格查兰·达斯指出:“人们不再把英语当作一种殖民地宗主国的语言。它已被视为通向商业和上层社会的工具。”
关于印度其他贫民区私立学校和乡村学校的研究还很少。但流传的初步证据表明,海得拉巴的情况并非个别现象。它意味着印度的政治官僚精英们又一次在极具积极意义的基层运动中无所作为。
事实上,印度行政系统的作用是阻碍多于帮助。安瓦尔说:“我们和政府惟一的接触是在他们索贿的时候。真正改变了的只是穷人们的渴望,而不是官僚们的态度。”
研究显示,印度一些地方有半数的教师旷课。由于公立学校教师极难解雇,这个情况看来不太会改善。
印度人不再把英语当成一种殖民地语言,而看成是职业市场中获得机遇的通行证。政府公立学校不用英语教学。
自1991年经济开放以来,印度经济的年增长率达到了6%。巨大的经济转型激起了穷人对于改善生活的渴望。他们不再把贫穷看作是自己必须承受的命运。
贫民区学校的学费从每人1200卢比到10000卢比不等。尽管收费比每年学费高达12.7万卢比的杜恩中学等名贵学校少,但是实业家们还是能够赚到钱。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1月13日 第四版)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