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某小学一名小学生近日放学回家后,就急切地向他妈妈要100块钱,说老师说了,要给灾民捐款。孩子的妈妈听了吓了一跳,“要捐100块?你爸爸一个月才挣多少啊,妈妈又刚下岗没了工作,咱们就捐10块吧。”孩子很不高兴地撅起小嘴,并赌气说不捐了。
近一段时期以来,印度洋海啸灾情牵动着国人的心,为了向异国灾民表达一份爱心,社会各界都纷纷开展起了捐款活动,在校小学生也不例外。相信,时下小学生向家长要钱捐款的情景眼下会很普遍。作为家长,尤其是老师,面对孩子们真诚的一片爱心着实应该保护,但也需警惕“献爱心”所引发的副作用。
学校号召学生给灾民奉献爱心没有错,这正好可以借此时机在全校上下实施一次真实可操作的爱心教育,但我发现,学校组织学生捐款不知什么时候已变了味,教育学生“献爱心”,往往不看重行为过程,只看重结果,过分看重捐款的数量,于是同学之间在捐款数量上互相攀比,令一些家境窘迫的家长很为难。
学校老师在号召学生向贫困地区和灾民捐款时,往往只片面强调谁捐款捐得多就树立谁为典型,并加以大力表扬,这无形中强化了孩子们之间不健康的攀比心理,全不考虑学生中间也不乏家境贫困的客观事实。时下,一个班的学生所处的家庭肯定有贫富差距,如果同学之间在捐款数量上互相攀比,那么就必然会使那些家庭拮据的学生由于拿不出太多的钱而在同学和老师眼里“栽面”,由攀比心理引发孩子的自卑心理,这实在不是我们当初实施“爱心教育”时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老师应该懂得,重要的是通过捐款在小学生纯真的心灵上栽植和培育“帮助别人”的仁爱思想,即重在“献爱心”的行为过程,而非结果。老师应该从实施“爱心教育”的实质出发,剔除名利思想,不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在学生中间倡导不以“捐款多少论英雄”的理念,向学生讲明“献爱心”也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量力而行,不能产生攀比思想。退一步讲,其实教育孩子怎么样学会体谅父母的难处,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学会体谅父母也是在表达一种爱心,而教育学生向自己的父母表达爱心也是我们实施“爱心教育的应有之义,这是起码最应该先要做到的事。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