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今年1月1日,《纺织品与服装协定》(ATC)正式终结,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制度取消,中国被普遍看好是个大赢家。同时,中国纺织品将给发达国家带来无法填补的贸易逆差的恐惧,也大大刺激了欧美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这种贸易争端,如果不及时处理,又会蔓延到政治层面。因此,中国不仅要有“后配额时代”的贸易战略,还要有“后配额时代”的外交和文化战略。
比如,中美关系一直是建立在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基础之上的。因为中美邦交是在冷战中开始的,那时大家虽然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不同,但为了自己的利益走到一起,形成临时的联盟。冷战结束后,中国一度成为美国未来的最大假想敌。中国政府为了维持两国关系,总是反复强调:中美虽然价值观念不同,但有共同的利益。
现在的美国政治和国际局势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布什上台以来,新保守主义把美国的外交政策道德化。布什这次连任,并不是以美国选民的实际利益,而是以其道德和价值观念获胜的。美国的公众中有这样的根深蒂固的信念:价值观念不同的国家,即使利益暂时一致,最终还会是敌人;价值观念相同的国家,即使利益暂时冲突,最终还是朋友。
另外,9·11以来,美国集中精力反恐,开始加强和中国合作,不想在台湾问题上节外生枝。如果台海不出大事,中美未来会在国际上广泛合作。最可能出现的冲突,恐怕还是在贸易上。现在美国的媒体,在贸易上对中国的攻击到处都是。特别是坚持贸易保护主义的Lou Dobbs在CNN所主持的著名经济新闻中,被《经济学人》讥为反“外包”(outsourcing)如同反恐。最近Lou Dobbs声称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已经夺走150万美国人的工作。这样的声音,几乎每天都能从不同的媒体中听到。
这种中国贸易威胁论的现实基础是:截至2004年11月,美国的贸易赤字达到603亿美元,比预计的540亿美元高出一截。与此同时,中国的出口2004年增长了35.4%,达5933亿多美元,贸易盈余将近32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达166亿美元,高居第一;对加拿大的贸易赤字将近73美元,居第二;对日本的贸易赤字也接近73亿美元,居第三。也就是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比对富裕的邻居加拿大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贸易赤字加起来还多。《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的终结,当然就更刺激了人们对中国货的惊恐,有关的新闻充斥报章。
近来,《纽约时报》刊登长文介绍中国的纺织品业,并配有一张中国地图,沿海地区用深色圈出纺织品制造业基地。介绍一个小镇生产了世界一半的袜子,另一个小镇生产了世界几分之几的婚纱等等。文字间充满了惊叹,当然也会勾起许多美国人的恐惧。
现在美国面临伊拉克的难局,无暇他顾。这些中国贸易威胁论在媒体上还不可能泛滥成灾。但是,一旦国际上太平一点,国内经济出现问题,失业率上升,中国就又会成为众矢之的。贸易战是早晚的事情,如果中国没有防守战略,最终贸易战还可能演化成文化战、价值战。
面对未来的贸易战,中国的战略是什么?布什在为伊战辩护时说:反恐要在对方的领土上进行。其实这话也可以用在中美的贸易战上来。这场战争,要在美国的本土进行,因为中国产品的消费者在美国,中国必须在美国说服美国人买中国货。
怎么说服?关键是要用美国的价值观念讲述中国的故事。比如《纽约时报》的那篇报道,对中国老百姓的同情和敬佩还是不少:沿海那些小镇,上世纪80年代初还是千八百人的穷村落,大家靠自己的一针一线,建立了主宰世界的袜子王国、婚纱王国、内衣王国。许多人成了百万富翁。这样的故事,换上美国的场景,就是一个地道的“美国梦”。美国人从小听类似的故事,接受故事中的价值,视故事的主人公为英雄。中国要对美国公众讲的是:我们两国文化虽然不同,但中国人所追求的,和你们所追求的“美国梦”实际上有共同之处: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自由地创造美好的未来。美国人民是慷慨的人民,我们相信你们不会自己追求“美国梦”,却不让13亿中国人追求同样的梦。
在全球化时代,我们不仅面临着世界经济的汇流,还有价值观念的汇流。如果两国在价值观念上无法对话,经济上的交易成本就会翻上数倍。一句话,销售给美国人的东西,必须有美国的价值包装。否则,美国人就不愿意与一个“价值观念不同”的国家维持最大的贸易赤字。《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的终结是消除贸易壁垒,我们还要主动消除价值壁垒。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