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联合调查发布:诚毅投资股份(厦门)有限公司 《商务周刊》杂志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
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是哪里?衡量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居住的标准又是什么?受诚毅投资股份(厦门)有限公司委托,《商务周刊》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近联合进行了一次名为“中国宜居城市榜”的探索性调查研究,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名列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榜首,而“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好”是人们最看重的三项宜居指标。
该项调查的实地工作于2004年底展开,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济南、大连、厦门10个城市18-60岁的3212位城市居民进行了入户访问。目前,《商务周刊》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正在就此次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预计将在年中全球首次推出“诚毅中国宜居指数”,此后将每年调查更新,定期发布年度指数。
宜居城市排行:大城市拼魅力,小城市靠环境
在这项“中国宜居城市榜”中,城市居民认为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中,上海名列榜首,大连位居第二,北京和广州分别列第三、四名,此后依次是成都、青岛、杭州、桂林、珠海和厦门。
调查发现,认为上海是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的被调查对象中,有30%的人回答原因是“经济发达,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强”。与此相类似,选择广州是中国最适宜居住城市的被调查对象中,有20%都认为广州的“机会较多,经济水平高”;认为北京是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的被调查对象中,有24.5%是由于“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各方面都具有优势”。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认为成都是中国最适宜居住城市的被调查对象中,有35.3%的人是因为成都“休闲、舒适”;认为大连、珠海、青岛、厦门是中国最适宜居住城市的被调查对象中,则更有七成人是由于“城市环境好、干净、空气好”。可见,绿色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城市魅力的核心组成部分。
城市扎根意识:上海、厦门不相上下,广州、北京、成都紧随其后
每个城市的居民所选择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居民的扎根意识,即该城市是否是“久留之地”。调查显示,上海对于上海人的吸引力最强,有78.8%的上海人认为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是上海;其次是厦门,有74.4%的人认为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是厦门。除此之外,分别有52.5%的广州居民、48.3%的成都居民、42.3%的北京居民认为目前居住的城市是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城市羡慕度:远亲不如近邻,靠海有天然优势
比较有趣的是,在调查中我们还看到,武汉、沈阳、西安、济南几个城市的居民所认同的适宜居住城市中,排在首位的并不是目前居住的城市,甚至有向别的城市分化的特点。
济南有28.0%的居民认为最适宜居住的的城市是青岛,17.4%的人选择的是威海,12.5%的选择的是大连,生动的印证了“远亲不如近邻”的特点。显然,有海是济南人的一个梦想。
相比较而言,西安人和武汉人就稍微多元一点,18.6%的西安人认为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是西安, 12.6%的人选择的是上海,12.3%的人选择北京。一边是商业都市,一边是政治文化中心,西安人似乎都有兴趣。在武汉,19.1%的被调查者认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是上海,13.1%选择青岛,仅有11.7%选择自己所居住的武汉——武汉人既羡慕市民味较浓的城市,同时也喜欢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地方。
宜居城市:居民对交通和绿色生态环境最为关注
本次探索性调查结果显示,交通方便快捷、城市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好是人们评价一个城市是否最适宜居住的三个首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居民的文化层次越高,对于环境因素越为看重。
绿色生态环境:大连、厦门遥遥领先,武汉、济南表现较差
本次调查中,采用了5分制的评价方法和简化的指标体系,让居民对所居住的城市在绿色生态环境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打分,结果显示,10城市的绿色生态环境的平均值为3.36分,处于“一般”水平。具体而言,大连、厦门在绿色生态环境方面表现较好,当地居民的评价都超过了4分,而北京、沈阳、西安、武汉、济南的整体表现均低于平均值,特别是武汉和济南,得分都在3分以下,处于“不太好”的水平。
城市的两根“软肋”:环境清洁程度和空气质量
本次探索性研究在绿色生态环境表现下设置了二级指标,调查显示,“城市的环境清洁程度”和“空气质量”是城市居民认为对于城市绿色生态环境总体表现影响较大但是目前居民评价较低的指标,如同城市发展的两根软肋,需要引起相关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城市环境艺术化程度”和“绿化程度”两个指标被认为是对于绿色生态环境总体表现较为重要但是目前居民评价较高的指标,各个城市需要大力加以维护;而“城市噪音”、“固体垃圾处理水平”、“水处理程度”三项指标,目前居民对其评价普遍较低,但同时认为对整体绿色生态环境不是非常重要,似乎是各个城市在环境建设工作中需要考虑的次要改进方面。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10个城市中,大连、厦门、成都在各个指标上的表现均比较突出,而济南、武汉、西安在各个指标上的表现则相对都较差。在三个大城市中,上海的“城市环境艺术化程度”是几大城市中表现较好的,相比较而言,北京则在“绿化程度”和“城市噪音”方面排在较为末尾的位置。显然,不论是济南、武汉、西安这样历史悠久的城市,还是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绿色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都迫在眉睫。
发展经济与付出代价:平衡依然是硬道理
中国的城市目前正处于一个大发展的阶段,这种发展集中体现在经济发展之中,各级政府也都是将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然而任何的发展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发展中有的代价是发展所必须付出的“成本性代价”,而有的却是可避免的人为的“损失性代价”。本次调查也发现,居民对于发展经济应该避免人为的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损失性代价”的呼声较高,有74.9%的被调查者认为“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经济发展稍慢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仅仅有25.1%认为“即使环境有些污染或破坏,也应该保持经济的发展”。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一篇名为《谈谈绿色GDP》的文章中指出,经济发展和环境是密切相关的,经济产出总量增加的过程,必然是自然资源消耗增加的过程,也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过程。他认为,即使城市可以阻止“损失性代价”的发生,“成本性代价”也不可避免,而这些成本的存在,自然会反过来影响到物价水平等。
对于这个问题,城市居民赞成和反对的都有,有43.%的居民表示反对“为了保护环境而引起的生产成本提高,商品涨价的问题”,但是同时有40.8%的人表示赞成这一问题,有16.2%的居民则表示说不清。而深入分析发现,个人月收入和文化程度是影响到人们对这个问题存在不同意见的相关因素。在表示反对的城市居民中,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居民占到了50.6%,而大专以下文化水平的居民接近七成。因此,即便大家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较为强烈,但是环境保护还需要考虑到城市居民的生存压力和认知水平。当然,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发展与代价、经济与环境以及经济与政治文化等关系的协调。
(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