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近日在上海财税工作会议上,上海市长韩正表示,上海公共财政的重点将不搞城市形象,而向民生倾斜。民生的一系列问题要在不动声色中搞好。在城市形象和内在和谐方面,上海将更注重“内在东西”(《中国青年报》2月3日)。读了报道之后,作为市民,笔者在为韩正市长叫好的同时,还想建议韩市长,有关民生的公共财政与其不动声色,不如有声有色更好。
为什么?因为只要是公共财政,不论是国家的,还是地方的,总是在一定程度上与全社会或地方的公众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地方公共财政投入多少,投到哪些方面,以及所投入各个方面间的比例,都是老百姓想知道的。韩市长所提出的“不动声色”的公共财政思路,可能是出于不事张扬、低调行政的考虑。这固然不错,但作为市民想说的是,毕竟公共财政与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市民想知道,在总体上,今年的公共财政是如何安排的,这些安排能给公共福利带来哪些变化,随着这些公共财政的陆续投入,社会的哪些群体,在什么时候能体会到相关公共财政所带来的福利。应该说,这些诉求更是社会弱势群体在内心的一种期盼。
还有,从民主执政和执政为民的角度看,行政过程实际上也应该是一个与民互动的过程。地方公共财政计划如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与公众互动的方式,地方政府就能在不断得到民意反馈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到民众在想什么,民众最需要的是什么,从而使相关的公共财政计划与安排更贴近民意,更符合社会公众的真正需求。如此,不但能增强社会公众对公共财政的认同感,也有利于政府形象的树立与完善。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