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作为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更是一个亲人团聚的节日。除夕的年夜饭,是春节最核心的节目,其灵魂不在吃,而在合家团聚,共品团圆饭。人生总是有聚有散,即使是一家人也难免东去西走,不过,每当春节来临,在外漂泊的人总是想赶回家过年,聚在一起吃一顿迷漫着亲情温馨的年夜饭。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几千年古老的春节民俗有所变化与淡化,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传统仍连绵不断地传承着。如今年年春节前都要涌动的民工返乡潮,可说是一个证明。
在返乡过年声中,有些在上海读大学的贫困学子,因为路费问题回不了家。他们的情况在媒体上披露后,上海市民纷纷解囊相助。市慈善基金会与青年报为此发起了“助贫寒学生回''家''过年行动”,几天来,已经收到13万多元的损款。同时,不少学校也为准备回家过年的贫困生发放路费补贴,特别是对一年级贫困生和家在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给予更多补助。仅就10多所高校统计,已有近3000名外地贫困生收到72、5万元交通补贴。这样,就使许多贫困学子都能在春节前回家,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这当中,也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今年不拟回家过年。然而,“独在异乡为异客”,节日里难免会思亲思家。特别是除夕大年夜,是万家团圆之夜,斯时倘若孤灯独守,免不了会生孤独之感,凄凉之情,这将与“天涯共此时”的欢乐景象极不调和。这点,热心的上海人也想到了。他们纷纷表示要接这些同学到自已家里吃年夜饭。一位汪女士表示,“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她要使这些同学在她家和在他们自已家一样有着“家”的感觉。同时,各高等学校也准备为留校学生提供免费年夜饭,并举办文娱联欢活动,让真情爱意始终包围着这些在异乡过年的学子。上海社会不希望在热热闹闹的年景中有人“向隅”,否则,“举座”也就难“欢”。
此外,还有不少企业主动为留在上海度假度节的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进一步温暖着这些学子的心。一位姓卢的学生表示,他打算和同学到敬老院、孤儿院过年,陪伴那些需要关爱的老人和孩子过个快乐的春节,用自已的“寸草心”,报答社会的“三春晖”。
正是“寸草心”与“三春晖”的互动,使我们的节日社会充满情爱与温馨。人们希望回家过年,就因为家是情爱的园地,是温馨的港湾,要去家里抚慰一下平时紧张而疲劳的心灵。广泛的济贫帮困活动,使情爱的种子广布人间,让温馨的和风吹遍大地,将“家”的概念拓展了,扩大了,可说是情爱人间处处家。当然,这个“家”与血缘之家存有区别,不能完全代替血缘之家,但从体现社会的人文关怀来说,这个“家”的发展却体现文明的进步。人们除了各自的小家以外,
需要拥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家”。就这个意义来看,市慈善基金会发起的“助贫寒学子回''家''过年”行动,将“家”打上引号,本不限于只是自已的家,是有着深一层意义在的。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