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通过收购IBM PC业务,联想以腾越的方式走上了国际化道路,但新联想的利润在哪里?好像并不太晴晰。
对于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市场上的声音很多。要想不被这些不同的声音搞糊涂,就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不同的利益方(两者的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政府、媒体等),不同的时间段(短期、长期),不同的层面(战略层面、执行层面),对此次并购事件得出的结论都将是不同的。不是事情本身乱了,而是本来角度就是不同。
多元化的失败:联想必然走向国际化的原因
联想要进入国际市场,这是发展的必然。柳传志在不同的场合说过:"联想发展到今天,不走出去,营业额和利润率很难再增长……我们一定要往外走。"联想在向一个大公司迈进的时候,如果要继续提高销售规模,路径无非有两条:一是行业的扩张,进入PC以外的其他领域;另外一条,就是地域上的扩张,也就是国际化。
联想扩张的第一条路,即行业发展的多元化,从2001年杨元庆接手柳传志的"帅旗"时就开始了尝试,但是时间证明,尝试的结果是"教训"多于"经验"。
联想最初在和香港盈科合作时,增发股票后获得了大笔资金。为打造"服务的联想",2002年3月联想收购了汉普咨询公司,以进入IT服务市场,2002年10月又收购了广州中望,以期进入电信服务业。但是,当时在市场上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的汉普以及中望,在联想进驻之后,却也只是表现平平。
在互联网业务上,联想在该进入的时候没有进入,不该放弃的时候却放弃了。FM365、与AOL的合作最后都是"无言的结局",合资公司以双方撤资而告终。以联想的实力,每年10亿的净利润,是经受得住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投入与亏损的,但联想放弃了,在即将胜利的拐点上,在黎明即将来临前的黑暗,联想没有坚持住。
联想的多元化失败表明,杨元庆和他的团队成员们事先过于乐观了。在2004年战略调整前,联想集团组成了6大业务群组。联想在6个群组上布局与发力,不仅对手强大--在消费群组上要追赶索尼,在手机群组上要向诺基亚学习,在企业IT群组上的对手是戴尔--同时,管理者精力的分散是可怕的。
强硬的文化:过去并购失败的教训
在并购IBM PC之前,联想受到外界的质疑很多,不仅因为它业务发展受阻,更因为它一直以来过于强势的风格。联想的强硬不只是对员工,还包括对于供应商、渠道,包括对于媒体等。
去年年初联想进行了较大比例的裁员。战略调整,裁员是必然的,但在操作过程中过于简单、强硬,员工感到很受伤,造成"联想不是家"的帖子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社会评价比较负面。杨元庆感觉到联想文化太硬,一直在倡导所谓的"亲情文化";但是被裁人员限期两小时离开,食堂饭卡当天被注销,连在联想吃一顿告别饭的机会都没有……这些行为显然有悖于"亲情文化"的理念。
"联想不是家"的感叹,不只是对于杨元庆孜孜以求的"亲情文化"的否定,也暴露出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不匹配。其实,如要追求高效率,就要塑造与之相配套的高绩效文化,而不是所谓的"亲情文化"。譬如戴尔,从来不提什么"亲情文化",哪怕有调查表明,57%的人表示,在同等条件下会考虑离开戴尔,但这不妨碍戴尔作为一家优秀的供应链管理公司的成功。PC行业的本质,决定了效率、低成本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所谓好听的"亲情文化"。
联想收购汉普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文化的冲突。汉普作为一家有很好优势的本土咨询公司,强调的是"精英文化";而联想的文化强调集体与团队。当联想的PC文化强势改造汉普时,那些"知识型"的咨询顾问们不能适应,选择了离开。在很多情况下,联想强硬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是不适合并购模式的,这种文化不善于与他人合作,这尤其在跨行业、跨国度收购时,将更为危险。
联想的强硬文化在过去的并购中一直制约着文化的顺畅过渡、整合,这次遇上了更骄傲的IBM人,需要思考、平衡的东西太多了。但不同的是,联想强硬的文化是适合PC行业的,但是,全球市场的差距、顾虑使得联想文化成为新公司的主流文化极为困难。这次,联想最应该推行其强硬文化时,而他恰恰最不敢强硬。
准备好了吗?未来发展令人担忧
联想多元化的失败,包括战略调整、直销模式改革、裁员风波,这些都说明联想没有做好下一步准备时行动有些仓促。成为奥运TOP赞助商,投入巨大,按照1比8的通常比例,联想需要花3亿到4亿美金用作市场推广,显然,只有中国市场是不够的。而那个时候,联想和IBM的谈判还只是一个开始,国际市场的出路还在苦苦寻找之中。况且,过去TOP赞助商多为大众消费品牌,如:可口可乐、柯达、斯沃琪等,而联想不是这样的消费品供应商。投入如此大的代价,当时联想的投入以冲动成分居多。
联想走出去是必然,但收购IBM PC未必是最好的选择。12月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好抢在12月15日联想20周年庆典之前,很容易让人猜测这会不会是一个"献礼工程"?发布会当日开始时也很仓促,这与联想一贯"严谨求实"的风格是不同的。
联想准备之不足,还表现在国际化人才的缺乏,凭什么去和IBM的10000人并购呢?联想的海外团队只有100人,100人的联想国际化队伍和IBM的10000人比较,差距立显。联想国际化的基础,不如华为,甚至也不如TCL。联想在国际上没有布局,没有棋子,没有子弟兵,暂时只能听别人的。
对于并购后新联想的赢利思路,起码在现在看并是不清晰的。柳传志说只要不分家,生存下来就是胜利,杨元庆说要成为全球第一大PC厂商。3年前是IBM着急要卖,但现在是联想着急要买。这种着急,使得交易价格高了不少。
中国政府对于联想收购事件一直没有官方的声音,但是显然中国政府是大力支持此事的。美国国内却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过去,美国政府部门是IBM PC业务的大客户之一,未来,美国政府会继续采购IBM PC吗?这些都是未知因素。
联想通过并购来达到国际化,是联想的必然之路。国内做大的企业通过购买国际公司的"非最优资产"而进入国际市场,这将是未来很多中国公司国际化的重要模式之一。国际化是必然,收购也是必然,但是,是不是就是现在,是不是就是IBM,却不是必然。因为我们在前面分析过,联想现在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无论是国际化的人才、合并后利润增长的策略,还是文化基础。
谁去拧毛巾?联想面临最大的挑战
"不走出去是等死,走出去是找死",问题是如何把"找死"变为"未必找死"?
柳传志说,联想的优势是善于"拧毛巾"。如果说新联想的优势还是"拧毛巾",过去IBM人就不擅长拧,合并后也不能自动会拧。那么,新联想的"毛巾"是联想人去拧,还是联想人教会IBM人去拧呢?而现在IBM的副总裁成为新联想的CEO,人家会听你的吗?人家有10000人,你只有100人的国际化队伍,在国际上会听你的吗?
合并后对于采购成本的下降,其实有限,从90亿到120亿,增长是有限度的。人工成本的下降空间很大,但这是IBM员工所不愿看到的。华为的国际化优势很大部分是人员成本的优势,华为国际队伍的人员工资几倍于国内人员,但比国际标准还少很多。中国制造业的人工成本是美国的2%,白领工资也仅为国际市场的三分之一。现在IBM的人员工资是2.5倍于联想人,为了留住员工,杨元庆承诺说不会降工资,这样人工成本可能会上升,至少不可能下降。
市场投入方面,只能增,不能减,初生品牌"LENOVO"必须加大力度宣传推广,这需要持续地巨大投入。
想来想去,新联想的利润在哪里?好像并不太清晰。
合并后的新联想,杨元庆是董事长,沃德是CEO,这二者如何分工?"坦诚、尊重、妥协",这6个字并没有透露更详细的方案,是没有考虑好,还是不方便说?如果真的是前者,可能表明联想对于此次合并的准备是仓促的。这会不会给未来的合作留下阴影呢?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是不同于国外公司的,董事长与CEO的职责,在国外与国内是不同的。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说,董事长关心的是十年后的事;但是杨元庆只能更关心三年内的事,这三年是新联想成败的关键时期。董事长与CEO的职责重叠或观点差距较大,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考验。
IBM的文化是创新,是高成本、高投入,这是不适宜低利润率的PC业务的。联想的文化是低成本、高效率,戴尔的文化也是如此,这是适合PC业务的。如果按联想的模式走,在PC业务上是行得通的,而按IBM的模式走,是行不通的。但现在是"IBMer"做总裁,他的风格将更多是IBM的模式。
IBM持股联想公司18.9%,放而不弃,是动态的结合;不合并报表,可以减持,也可以增持。既维持了它在PC市场的话语权与适当参与,又为将来的进或退留下了空间。联想未必是错的,但这里最高明的、最划算的,还是IBM,大家风范尽现,即使在战略撤退时依然如此进退有法,潇洒自如。
此次联想是合并而不是收购,这又是未来整合的难度所在。合并的过渡时间一般在18~36个月以上。联想国际化进展,将自我发展的十年浓缩为几年了,应把目标低调些,把成功的期望再拉回到"四至五年"。目前看,新联想整合周期应该在24个月以上。
我们对联想"评头品足",是因为联想是一间国内最优秀的公司之一。最终,我们希望联想取得成功,它的大胆尝试对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是有借鉴意义的!
来源:[人力资本]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