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数亿元存款神秘“人间蒸发”。而在此之前,小一些的是某分支机构员工私自挪用存款炒汇;大一些的,则有中银香港的高管问题,如此频率的出现银行丑闻,放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不多见的。 说起来,在我眼里中国银行是与国际标准最接近的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它也是国内外公认的“好银行”,其行为处事的国际化风格让人耳目一新。然而,为什么它似乎更容易出问题?是因为他们更市场化吗?面临的监管环境更严格和透明吗? 这是答案的一部分。
正像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所说,中国银行要接受比其他国有银行更为广泛的监管。银、证、保三家监管委员会都要对其进行监管。而由于其业务分布之广,中国银行又要接受多达26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 但是,中国银行频频出事却不能完全归咎于其所受的严厉监管。 和所有国有大型银行一样,中国银行也难免逃脱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先天性缺陷。 考察中国银行的历史就不难窥出端倪:中行最初定位主要从事外汇业务,其业务领域市场化程度较高,而承担的政策性义务又相对较少。也就是说:一端面临高度市场化的细分金融市场,拥有很丰厚的利润空间;另一端则是国有的体制,国家信用和资金在源源不断地提供保障。责权的不对称,会很容易扭曲人的行为和选择。
中国银行的出事说明,我国国有银行整体的公司治理水平与先进银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此外,媒体如此“关照”中国银行们也并非完全出于他们的好恶。这反映出人们对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普遍期待。 银行业的改革思路,就是在银行内部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东激励机制、董事会等等,希望通过建立三权分立的约束机制来达到提高银行经营效率的目的,对整个银行的运营起到现代化的管理作用。 而目前,国有银行的决策过程却不那么尽如人意:决策过程不透明、决策权过于集中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的有所反映。而在一些金融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大权独揽,又缺乏必要的监督,这样的业务模式难免漏洞百出。可以肯定的是,在没有制衡机制的情况下,个人出的问题要比集体错误更为严重,而在制度建设方面,中国的银行业的确是到了好好反省一下的时候了。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