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居民储蓄增幅再降2924亿
中国人民银行1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国居民储蓄增幅同比再度下降,当月居民储蓄存款增加2683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2924亿元,以百分比来算,同比增长11.9%,增幅比上年12月末下降3.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8.6个百分点之多。专家认为,居民储蓄增幅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利率过低导致民间资金“体外循环”。
去年2月至9月,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幅与上一年同期相比都出现了下降,这在近些年来是少有的。到2004年10月,终于出现了近9个月以来的首次同比多增。其后的11月,受10月末央行加息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出现了明显增加。但出人意料的是,今年1月份储蓄增幅出现如此大的下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将居民存款储蓄增幅下降归因于资金“体外循环”。
所谓“体外循环”,是指在投资渠道狭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大背景下,一部分资金在正式的金融体系之外流动。也就是说老百姓不把钱存在银行,而是转成民间借贷的形态在银行体系外循环。
“储蓄增幅下降未必就是坏事。”巴曙松说。一直以来,我国整个经济过度依赖银行,居民的资产主要是金融资产,其中主要是储蓄,巴曙松认为这样的结构并不合理。
他说,现在百姓正逐步从金融资产转向实物资产比如房产,储蓄增幅下降与此种结构调整也有一定关系。
巴曙松认为,去年10月份的利率调整,在利率改革方面传递出来的一个十分清晰的政策导向信号,就是维持适度的利率、在特定的阶段可能还是负利率,促使储蓄从银行体系适当分流,为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提供更为灵活的空间。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认为目前利率依然偏低。易宪容说,如果居民储蓄存款增幅持续下降,央行就应该考虑动用利率政策。因为如果过多的资金体外循环,可能引致金融风险。
从统计数据来看,贷款增幅依然没有明显回升。易宪容认为,加息之后,在房产消费上,不少消费者转而持币待购使得贷款增长乏力;另外,银监会加强监管是贷款增幅不大的原因之一;而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也导致信贷收缩。
易宪容说,贷款增幅回落对银行并不是好事。因为目前国内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差。不过,储蓄增幅下降后,银行付息的压力减轻,这对银行是有利的。
对于今年的货币政策走势,巴曙松表示,目前公布的数字并不足够说服央行采取行动。他说:“从1月的统计数据来看,总体上可以说是平稳开局。”
(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