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这些年来,英语的地位在中国被抬高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评定职称考英语,读研读博考英语,录用人才考英语,大学本科生要达到英语四级,硕士研究生要达到英语六级,否则不能毕业,更拿不到学位证书。在不合理的硬性要求下,英语成了一道高门坎、硬门坎、洋门坎、时髦门坎,很多优秀人才被这道门坎无情地挡在了门外;还有一些人虽然勉强跨过了门坎,但为此付出了极大代价。
然而,汉语和英语的强势相比,显得尤为落寞。人们在不断通过考试“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时,汉语能力却几乎无人问津。 在当今国内,英语已然成为第一阶级语言,汉语似乎已“沦落”为第二阶级语言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的莫大悲哀。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间语言和文化的交融与渗透也在加速进行之中。英语作为一种快速传播的国际化语言铺天盖地而来,犹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迅速蔓延和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作为我们这个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有幸保存本国语言文字的国家,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风雨之后,如今却不得不面对有着“霸权”称号的英语语种的严峻挑战。不少的专家都说过:过去不识汉字是文盲的话,那么今后不懂英语的人就是新的文盲。
事实上,在当今中国,用“霸权英语”还是“英语霸权”来形容英语的“霸道”一点也不为过。大概从90年代后期到今天,普及英语似乎已超过了强化汉语的趋势,成为多少中国人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霾”:学前班学英语、升学考英语,求职、考研、评职称要英语,公交车服务员讲英语,一些名牌大学倡导中文课上用英语,药品说明书换成了英语,地图标上了英语,产品产地也标上了“MadeinCHINA”,运动员的运动服上也标上了“CHIAN”,甚至连厕所的标志也都换成了“WC”的英语简称。而“学英语从娃娃抓起”的口号也成为不少幼儿园“名牌产品”,至于中学考英语,大学考英语,读硕士要考英语,读博士也要考英语,等好不容易告别了学校的“烤炉”,却仍然逃不脱英语的“魔掌”,当公务员入门时要考,企业招聘要考,评定工程师、政工师、高工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还得考英语,当然不管英语与你的工作、事业是否够得上边?是否有帮助?这都无所谓,反正你没有英语合格证、英语不过关,你就有可能失去更多更好的机会。以致一些社会精英为了评职称、为了加薪、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恶补英语,最后却仍然因英语成绩不合格而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过去,很多人曾将科举时代的“八股文”骂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但一旦考中了,却可以对八股文说“不”。然而,今天的英语却犹如“狗皮膏药”一样,一旦你同它拉上了“关系”,就会让你“爱恨交加,痛不欲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今中国,你要是考不好英语,你就几乎什么都不是!正如两位赞成取消四六级统考的资深外语教授所讲:数十年前,外语好的大学生并不匮乏,外语教学也无非是众多课程中的一项而已。可现在,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外语学习都成了头等大事、重中之重。不少学生不管进什么课堂,必备英语课本和辞典。一年到头,有一半甚至更多时间,在“孜孜不倦学外国话”。 耗大量时光在应试学习上,放在学习英语上,值得吗? !
实际上,英语在中国成为一种“语言霸权”和“强势语言”,一方面是由于国际交流频繁而致英语学习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英语爱好者的热情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学习一种文化和语言,经世致用,无可厚非。但英语本来是一种用作认知世界、加强交流与沟通的语言工具,为何到了现在这种无以复加的地步?是我们太爱热闹、追赶时髦抑或是制度设计上出了差错,还是其他什么的原因?答案是明显的:同国家的教育制度、用人政策和舆论引导等都有一定的因缘。
在高标准、严要求之下,英语被神化了,无数人成了它的信徒。为了学习英语,人们将无数时间花费在上面。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去年10月曾对4000多名非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作过一个调查,题目是:您在大学期间,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有多少?1.几乎全部19%;2.大部分56%;3.正常学习时间16%;4.很少9%(《北京青年报》1月11日)。如果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花在英语的学习上,是否会影响到他们学好专业?由于过分强调英语的重要性,有的人英语学好了,专业却落后了,母语水平也低得可怜。新近由上海举办的英语小说翻译大赛,非常重视外语学习的上海人表现平平,让一新加坡选手拔得头筹。评委认为,中国选手失利不在外语,而在汉语水平不够。有的参赛者虽读懂了原文,但因为找不到恰当的汉语表达,或词不达意,不切语境;或过于华丽,结果自不免落败。这种结果不令人脸红吗?
语言文字是一种交际工具,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形式之一,但也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它与民族的兴盛紧密相联,从英语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英语国家的兴衰。今天,当看到英美称雄称霸世界的时候,我们不难发见“英语霸权”和“强势语言”的轨迹。当看到英语这种外来语言在我国“肆意横行”的时候,不少的国人很担心,有的担心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的悲剧会在中国重演。虽然,事实上这种事情不可能再发生,但仍从一个侧面警示我们:语言是不能独立于民族而存在的,语言使用者一旦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成功,他们的语言也跟着获得成功;使用者失败了,语言也跟着失败。面对横行于中国大地的“强势英语”,作为中国人,我们应冷静以对,一方面应借鉴日本的经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翻译人员,另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开发出同声翻译系统,把更多的人从被动学英语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这,也许是解决全民学英语和母语受冷落这种现象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吧!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