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从道理上看,央行应该加息,但到底什么时候升,则是个“艺术问题”,得由央行来回答(3月10日《每日经济新闻》)。我支持吴敬琏教授的“加息论”,并且以为加息更是个事关社会公平的问题。
根据央行公布的CPI指数,我知道在去年初如果存进银行一万元,到年底实际只有九千多了,就这样还得缴一笔利息所得税,我们所得了什么?像我们这样的工薪阶层在社会结构中占着很大的比重,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是在消耗着我们的资产,但是钱存在银行里总有人去用,那么是谁在向银行借钱“以钱生钱”呢?
我们相信银行贷款的主要部分被用于能够保值、增值的重点项目和新兴产业投资,但也担心可能有给银行带来“坏账损失”的项目混迹其中。
去年以来国家实行了宏观调控政策,钢铁、水泥、铝合金是重点治理行业。然而,低利息政策正是投资“过热”的诱因之一。由于资金成本过低,可以靠大量的资本、自然资源来支撑钢铁、水泥等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发展。低利率长期扭曲给人们的信号是:既然厂商能够得到便宜的资金,为何不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来继续所谓的“赶超战略”?它必然产生重资金轻劳动力甚至出现裁员的后果。
前几年汽车消费贷款走过了从“井喷”到“刹车”的过程,共为银行留下了900多亿元的坏账。当前房贷的状况似乎更热于当年的车贷,但国家审计署曾经公布的一个审计案例让人不免担心:2002年到2003年上半年,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支行向“姚康达”一人发放个人住房贷款7141万元人民币,资金被用于购买128套住房,炒作房地产。笔者担心的是炒房的风险会不会转嫁给银行,高房价的最后一块“烫山芋”会伤到谁的手?
重化工行业利用我们存在银行的低息资金盲目扩张,并且可能导致失业队伍的扩大;炒房者利用我们存在银行的低息资金“火上浇油”,让普通工薪阶层饱尝高房价之苦。印证了《圣经》中“马太福音”里的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低利息政策产生的正是“马太效应”,最终伤及了“社会公平”。
因此,中国金融政策必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关键在于打破银行垄断、推动金融体制的改革,将利率相对自由浮动、贷款利率更加灵活、服务手段简便快捷的目标导入金融体制改革过程。而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资金的安全,保障百姓存款的保值甚至增值,这不仅是“艺术问题”,更是个“公平问题”。
( 责任编辑:xiaobo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