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企业的独资化倾向明显,他们或是通过并购扩大在华的业务,或是加紧增资扩股完成对企业控股。
这是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冼国明教授今天在第二届国际投资促进论坛上提出的观点。
商务部针对未来一段时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倾向的调查显示,57%的跨国公司倾向于独资新建;有37%的跨国公司愿意与具备一定技术和生产资源或能力的企业合资;倾向于通过并购相关生产工厂来投资的跨国公司为28%。
冼国明教授说,20世纪90年代以后,外商独资经营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在2001年首次超过50%,2002年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60%。同时,不少跨国公司通过对合资企业的增资扩股,乘中方企业追加资金不足而逼抢中方股份的手段,完成了对一些企业的控股。
冼国明分析,从推行公司战略的角度来讲,合资只是一种次优的选择。因为双方要花很大气力来协调管理风格和管理制度,协调成本很大。但在前期,很多时候不得不选择合资,有时是因为国家政策规定必须由中方控股。另外是他们确实对中国市场不了解,需要一个中方伙伴来帮助打开市场。而现在,一方面政策面对独资的限制减少,同时跨国公司也积累了在中国市场的经验,原来被压制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而独资控股不仅可使跨国公司保守其技术秘密,规避中外企业在制度、文化、经营理念等方面的摩擦和矛盾,而且可使其在华投资更好地融入其全球战略,更好地体现母公司意图。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的业务不断发展,中国法律和政策的松动,跨国并购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重要模式。例如,2003年底,恒生银行与世界银行属下的国际金融公司共同出资25亿元人民币,收购了福建兴业银行24.98%的股权;不久前,英国最大的零售企业特意以1.4亿英镑收购了顶新集团旗下乐购卖场50%的股权,找到了进入中国市场抢占行业份额的一条快速通道。此外,沃尔玛、福特、丰田、联合利华等许多世界500强企业都制订了收购计划。
在加大对中国投资的同时,跨国公司对投资环境的认识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优惠的外资政策在其区位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下降,跨国公司从以前关注当地产业、人力资本等经营条件,扩展到当地经济、政治、法规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责任编辑: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