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4月4日的报纸上还在说,国航、南航、东航等三大航空集团,与海航一起举行了“3+1峰会”,重新祭出“价格联盟”的惯技。第二天就有各大航空公司和国家民航总局的人士出面辟谣,称民航总局绝不干涉机票价格,各大公司之间也绝无价格联盟。
颇为巧合的是,有媒体披露说,作为房贷利率上调的“后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准备对提前还贷者收取违约金。这厢话音未落,四大银行也忙不迭地辟谣,称绝无类似的计划。
新闻或有真假,本来不足为奇。然而上述两组消息各方不但截然对立,而且都言之凿凿地来自内部人士;但要细究时,却又发现这些人士统统“不愿透露姓名”。于是对于读者来说,如此重要却又矛盾的消息,其真假不但无从判断,而且无处核实。
面对如此局面,消费者只好参照以往的经验,在一片混沌中,辨别出与自己的利益切实相关的信息。而且按照以往的经验,凡有类似事情发生,则“辟谣”多半是真的,但“谣言”也未必是假的。譬如在上述的第一个消息中,“3+1”或许真的没有白纸黑字地订立过“同盟”,却也没有妨碍他们相约联手涨价,这有机票价格的同步上涨可以佐证。而在第二个消息中,违约金应该是不会收了,但对提前还贷者收取某种名目的费用,却也有八成的可能--已经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了,“即使收取费用,也不会是违约金”,显然已经为收费埋下了伏笔。
上述这种先由媒体爆料,再由权威部门辟谣,然后再以不那么刺目的名目兑现“谣言”的套路,几乎已经成为屡试不爽的标准模式。而在这套看似繁复无谓的曲折套路背后,其实有着必然如此的成因。首先,适用这一套路的事项大多敏感,于是媒体的先期爆料,无论有意或者无意,都起到了民意测验的作用。民意汹汹时,权威部门的适时辟谣,也就给下一步的适当调整留下了空间;其次,使用这一套路的主体,大多是仍然具有高度垄断性质的企业。虽然迫于舆论的强烈反响,它们的行为不得不做出名义的调整,但还是有足够的能力达成既定的实际目标。
譬如过去民航总局的行政“禁折令”曾经饱受舆论抨击。而“三大集团”的组建,虽然看似有了三个竞争主体,但在航空业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上,三足鼎立的局面,不过是由行政垄断转化为寡头垄断而已,其联手约定价格的能力,远非当年十几家各怀鬼胎的厂家组成的“彩电价格联盟”可比。而且由于实现了“竞争”,机票价格的起落,还避免了铁路价格调整时所面临的听证之苦,航油涨价、旺季来临,都可以成为价格齐步走的当然理由。
总之,面对航空、银行、电信这类既没有完全褪尽行政色彩,又事实上形成寡头垄断的行业,消费者既没有多少发言权,也没有多少选择权。唯一尚可自慰的是,即使垄断,企业毕竟也不敢完全无视舆论的压力,每次都忙不迭地辟谣,就证明他们对消费者的反应还是有所忌惮。也就是从这一点上,消费者可以相信自己有了一点与寡头们博弈的资本。不过这个博弈的过程注定是艰难和漫长的,消费者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 责任编辑:沈亚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