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专家视点
居者有其屋≠居者购其屋
昨天,在社科院举办的《2005房地产蓝皮书》出版暨房地产市场研讨会上,相关专家表示,目前住房自有房比例相当高。过多的自有住房在增加了个人财富的同时,也降低了流动性。适度的投资性购房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租房需要大量税收及其他相应政策来支持,因此,无论是需求方,还是管理层,都需改变“居者有其屋”就是“居者购其屋”的观念。
据了解,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住房出租率多在30%以上,其中香港租房家庭比例为40%,日本38%,法国36%,英国34%,新加坡30%,美国28%。而在中国内地,个人自有住房比例高达84%,出租率很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杨慎认为,国内房地产需完善改革体制涉及的方面很多,其中就包括“住房需租售并举”。中国的住房改革,20年建了84亿平方米房子,到现在缺房户比过去还要多,原因之一在于过多的自有住房导致了流动性差,资源呆滞。
国家统计局黄朗辉认为,从住房需求方面来讲,应该转变观点,居者有其屋不一定要购房。在房屋的供给方面,也应该进行调整,既要满足中低收入阶层合理购房,也要满足中低收入阶层廉价租房。此外国家应出台系列宏观政策、金融政策,采取综合措施,引导商品房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访谈
控制投资和房价不应是房地产调控方向
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
控制房地产投资和控制房价既不是调整的方向,也难以达到平衡房地产供求的目的。
理由有三:第一,控制投资和房价与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规律相悖。平衡市场供求的基本途径有两个,其中之一是减少需求和增加供给,控制房地产只能增加房地产供给,不能减少需求,控制房价只能扭曲房地产市场真实的市场关系,不可能达到减少需求、平衡市场的目的。由于房地产业不是完全竞争性的产业而引发的市场问题,应该通过反垄断立法和强化行业管理解决。
第二,控制房地产投资与中国房地产基本走势相反。中国处在加速城市化阶段,住房已经成为最基本的需求,商品住房的增量需求和改善需求双旺盛,是中国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住房的不可替代性,住房需求的刚性,土地资金稀缺等约束,决定了供不应求是未来几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走势。控制投资,不仅对房地产无益,而且还会危害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控制房价不能平衡住房市场供求。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住房既是必需品,又是耐用品,当年实际发生的购房行为是以往多年的积累,或者对于未来长期收入预期为前提的,当年房地产的供求关系也是以往多年积累的结果。
( 责任编辑:张雪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