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近日在四川德阳召开的第二届华人精英会的主题是《龙梦:华人的经济圈的梦想与实践》。与会的中国台湾地区的知名企业领袖施振荣先生在去年的荣休典礼上使用的也正是“龙梦之旅”的名称,施先生以自己一生的奋斗经验描述了一个工程师怎样成为一个重视企业文化、注重管理提升、强调客户关怀的价值、发现中国人的企业在世界经济圈中的位置的不凡经历。《远见天下》杂志的发行人高希均教授以“上台的表现很动人,下台的背影很潇洒”称许之。
龙梦不独施先生有,平常的中国人都有,很多成年的中国人自己成龙无望,就转化为“望子成龙”期望,不过这梦也会遇到“从望子成龙到养子成虫”的一般现实困境。这困境的原因,在于龙虽则在符号上是我们许多中国人与中国企业家的神主牌,但很少有人认真思其意涵、肖其形象,而实际的做法就多一个字,而成“恐龙梦”。
观诸龙,而比诸恐龙,笔者有这样的三点发现:龙需空间感,可潜于水,可行于空,甚少拘束。据社会学之结构理论,我们常人多囿于自己的结构,而广泛的社会认同常来自于我们突破自己所在的社会结构,与其他社会结构建立联系。而恐龙则不一样,食物结构与生存活动条件要求均极单一,考古发现的恐龙化石,均体硕大而头极度小,可见其反应与选择能力必极单调。龙需要想像力。世有恐龙而无龙,龙从未真实存在,而又常在我们心中。恐龙活着需要有实实在在的食物,而龙活着则只需借助于中国人的想像。龙形基本上是多类生物的整合化育,而大大小小的恐龙则是比较单一纯粹的生物种属,在我们意象中的恐龙往往是庞然大物的象征,但除了庞大似乎并未有其他特别的价值可鉴。
一个企业起于偶然的机会,挣一点钱不难,难的是锤炼成为一种可永续经营的组织人格与实体。企业家可以从龙身上学习什么呢?企业虽为企业但不可离社会索居,因此要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获取资源、整合资源,唯企业之针对非商业资源不同于非企业组织的行为,比如企业可关心政策但其目的不在于简单操弄政治,而应以适应合理的游说方式影响政策;企业之关心社会责任,非同于一般慈善家的行为,而在乎以此而确立更少势利、更具高尚形象的企业人格,说到底,企业整合资源的目的在于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建立更让消费者感到亲近的价值。
企业家应具备审时度势、权衡走向的高度,这就需要企业具备超脱单纯业务、简单在商言商的角度,而对其他领域、其他结构中与自己关联的状况、问题、机会有所了解、有所挖掘、有所配合、有所利用。超脱眼前事务,发挥想像力与规划未来目标,能从未来的角度返照今日之行为,在未来目标与今日状况之间设定行动线路,从而为资源的汇集提供投放点。有此三者,一个企业就有了赖以成长的根基、境界与远见,而唯此三度,才可形成足够宽阔的行动空间,导致一个企业品牌及其组织人格的逐渐成型。
恐龙乃卵生,而龙则是化成。纵原为虫蝇、原为牛马、原为鱼鳅,但凡修炼成道,或均有化龙之望。所以为龙梦者,不可不留意龙的形变与特性,既不自卑也不盲想,肖之有形,成之有道,借以实践与反思,则我们虽然真正成龙者寥寥有数,而其余者或也可“虽不中,也不远矣”。
( 责任编辑:沈亚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