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因为产业具有积聚效应,因此,形成产业集群几乎是地区发展的必然战略。湖南当然也不例外,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陈叔红在论述湖南崛起的工作方向和用力重点时特别指出:“由抓单个企业向抓产业集群转变。”
进一步的问题就是,湖南有形成哪些产业集群的优势?哪些产业集群能为湖南带来长远发展?
湖南和其他中部省份一样,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比较大,要占到GDP的20%左右。那么,农业就是湖南的优势吗?答案是否定的。湖南的第一产业增加值要少于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广东等省份。湖南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农业发展受到限制。而且,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要靠工业化的推动,这也是几个较发达省份第一产业增加值多于湖南的原因之一。
因此,湖南要形成产业集群,重点还是在工业。湖南曾经把建设农业大省作为自己的目标,现在则转变观念,“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通过工业提升农业”。
对于工业,湖南提出要重点发展10大优势产业集群,包括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建筑材料、石油化工、林纸加工。在这个名单中,只有卷烟、医药和食品是直接面向消费市场,其余则是为生产提供装备、原料和能源。可以说,这个名单有些偏向重工业。
这与湖南当前产业结构相适应,根据2002年的数据,在湖南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重工业总产值是轻工业的1.8倍;那些在地区经济中起到突出作用的规模较大的企业,多数属于重工业,比如长沙的重型机械、株洲的机车、湘潭和娄底的钢铁、岳阳的石化,等等。但这些就能证明湖南在重工业方面具有优势吗?
实际上,重工业总产值大于轻工业,这是全国普遍现象,只有海南、云南等少数几个省份例外,广东、浙江、福建等外向型经济比重比较大的省份,曾经也是轻工业产值大于重工业。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经济格局还带有前工业化的性质,多数省份仍然处于工业化准备阶段,因此基础性的重工业获得了优先发展。放到全国来看,湖南在重工业方面并不具备优势。
现在的重工业布局是在前工业化性质的经济格局下形成,各地区结构相同,并且独自发展;随着工业化程度加深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重工业布局将发生调整,各地区将由产业链联结在一起,形成既有结合又有差异的布局。每个地区都需要重新衡量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产业规划的制定不应再以原来的产业结构作为框架,而要以本地区在市场和产业链中的位置作为基础。如果在产业链中处于不利位置,争夺不到市场需求,原有的优势也会削弱;如果在产业链中地位有利,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就能吸引到资本和人才,原来的劣势也会得到加强。
因此,湖南的工业化是否和能否偏向重工业,取决于市场以及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竞争合作,原来的产业结构不是决定性因素。
重工业似乎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加工制造业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形成了对能源和原料的巨大需求。广东和浙江等沿海省份都在积极建设相关产业,重工业增长速度快于轻工业。湖南要发展重工业,将与这些地区展开竞争,谁将在产业链中占据有利位置呢?
广东、浙江等地区靠近市场——当地轻工业发达,对能源和原料需求很大——这在产业链中是非常有利的位置。而湖南生产的装备、原料和能源大多需要运到外地销售,由此产生的成本将使湖南重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湖南在装备制造、钢铁、新材料等产业有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它们的发展没有因为运输成本等因素而减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阶段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的利润空间很大,运输费用只占小部分;二是这些企业比较优秀,它们在产品研发或者管理创新方面领先于全国。这两个因素能使湖南涌现几个优秀企业,却不能支撑起产业集群:企业数量增多会使竞争加剧,利润被压缩;少数企业依靠技术领先而获得成功的经验,难以被多数普通企业复制。
因此,湖南要使这些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大以形成集群,需要具备其他方面的优势,以弥补运输方面的劣势。如果具备,湖南就有可能在产业链条的重工业环节占据一席之地;如果没有,重工业的产业集群就不可能形成。
湖南可能还需像广东和浙江一样,先经历一个轻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然后才能形成本地区对原料和能源的市场需求,推动重工业发展。
先轻还是先重?答案并不是显而易见,湖南在做出产业选择之前,还需对市场机会和产业链关系进行更多的研究。
镜鉴珠三角
建立与东部沿海地区相联结的产业链,是湖南崛起的主要机会。那么,湖南作为边缘地区,怎样利用产业链与较发达地区分享发展机会呢?
珠江三角洲的经历或许能给湖南一些启发。珠江东岸和西岸的发展模式并不相同,珠江东岸的东莞、深圳以外资和外贸为主,通过在全球产业链中承担制造等低端环节而获得市场机会;而珠江西岸的佛山、中山、珠海,外资和外贸的情况比东岸差很多,主要是利用国内市场,顺德的家电、南海的纺织、建陶、
铝材都以内销为主。但珠江西岸实际上也是全球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它曾经是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贸易通道,这里的很多私营企业主,最初是做贸易,将国外产品卖到内地,形成很多专业市场;积累了资源和市场关系之后,他们转而进入制造业。贸易通道的地位带动了珠江西岸制造业的发展。
边缘地区可能在与较发达地区建立的产业链中占据两种位置:贸易通道和低端制造。作为贸易通道应该有区位上的优势,需要是较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连接地带;承担制造环节则需要一些比较廉价的资源,比如土地和劳动力。一般是贸易通道功能先于制造功能,贸易带动制造。
这些方面的优势湖南都具备。湖南与珠江三角洲相邻,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距离也不远,恰好在东部和西部之间。实际上,湖南已经在承担这个功能,形成了很多大规模的综合批发市场。长沙的高桥大市场已经成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综合批发市场,以副食、家电、皮具、农副产品为主。株洲的芦淞服装大市场是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市场群和区域服饰物流中心。这些市场的产品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远销到湖北、江西、安徽等10余个省区。在贸易的带动下,株洲的服装生产也开始起步,为这个传统的重工业城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种局面,与当年珠江西岸的情形非常相似,可能成为湖南崛起的重要动力。对此进行利用和推促,或许是比加强重工业更为有效的地区发展战略。
( 责任编辑:沈亚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