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北京市地税局官员透露数据:按照2004年底的统计,北京市当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人有1.3万人(据4月13日《法制晚报》报道)税务局提供的只是纳税申报中采集的数据,应该还比较保守,据此可以判断北京的富裕人群达到了一定规模。
但是在高收入组人群增长的同时,低收入人群收入却增长缓慢,去年底北京市的统计: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637.8元,而高、低收入组的收入之比则达5.8比1,差距又进一步扩大了。因此,在北京出现这样的场景:为了少花钱,老太太乘公交车(老人免费)到远郊去买菜,拎着大葱晃晃悠悠的。笔者甚至有次在定慧寺公交车站还看到一个年纪五十模样的男人,他打开垃圾箱翻出可乐瓶子,倒出里面的残汁,用脚踩平了,再拧上盖子,装在自行车后面的收废篓子里。他的衣服整齐、神态从容,令人肃然起敬与感动!北京市的状况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整体收入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6,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而且从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曲线来看,仍呈继续扩大的趋势,这些枯燥的数据反映在百姓的钱包里就是“厚的更厚、薄的更薄”!
收入分配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往往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二者不可兼得。改革初期,资源配置注重效率,可以激励人们做大蛋糕。“帕累托改进”的原则使得大部分人不必损伤别人的利益就可以提升自己的福利,因而改革进展得非常迅速。在改革进行了二十年之后,随着资源配置日益市场化,蛋糕切得也越来越不均匀。收入的严重分化可能会束缚中国经济前进的车轮,更值得警惕的是:在总体财富增长的过程中,如果贫富差异悬殊,庞大的群体被排除在发展之外,社会很可能会孕育危机,经济也往往无法持续、稳定地发展。
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经济和财力状况决定着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经济福利”政策,还是应坚定地按照党的“十六”提出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政策,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必须改进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让更多的低收入者通过努力有机会进入到中等收入者行列,逐步形成收入状况“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此同时,必须发挥行政与经济手段的调节作用,改进和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强化社会保障能力,使全体民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 责任编辑:沈亚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