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近期,笔者对50多名不同职业者进行了“职工”称谓认同感的调查,结果发现,除了企业一线工人乐于被称“职工”外,其余诸如教师、公务员等行业的人群对“职工”这一称谓有明显的排斥感,“三高一低”群体(高学历、高职称、高收入、低年龄)的这种倾向尤其明显,他们更乐于被人们称为“白领、小资”,即便是“高级打工仔”这样的称呼他们也乐于接受,在他们看来,“职工”往往等同于“工人”,实在是有失身份。
呜呼唉哉!上个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被称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多么令人激动。本质上,对“职工”称谓的不认同恰恰反映的是对工人阶级地位的怀疑与动摇,反映的是不同职业的差距在人们心目中的现实存在,当然,根子上应该是多年的教育模式与客观现状的不和谐。其实,“我不叫职工”给工会组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要求工会迅速把握不同职工群体心理现状,了解他们对自身称谓的心理认同与心理期求;要求工会通过评选劳模、树立典型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包括不同职业群体在内的工人阶级的地位;要求工会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力度把“三高一低”行业群体、进城务工人员等以工资为主要收入的人们真正吸收到工会中来,让他们感受到作为工人阶级一员的光荣,感受到作为工会会员的荣耀;要求工会在企业改制中旗帜鲜明地支持和参与改革,旗帜鲜明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从“民工”的称谓到“进城务工人员”的叫法,从外企建会到外籍员工被授予“劳模”称号,都向我们展示,观念一变天地宽,工会会员应该由更广泛的职工群体组成,劳模先进要授予不同类型的劳动者;同时也向我们昭示,只要敢于创新,善于探索,切实提高包括企业工人在内的工人阶级地位,将来不同的职业群体都会乐于说:我是一名工会会员,我叫“职工”!
( 责任编辑:胡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