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国内金融消费领域目前似乎已步入收费时代,先是自动柜员机上跨行转帐要收取费用;最近又传出沪上几大银行酝酿在黄金周之后对新老借记卡统一收费;建行深圳分行更是在争论许久的小额存款账户收费方面迈出实质性举措。该行在4月30日发布公告称,从今年7月1日起,深圳建行将对日均存款500元以下的人民币个人活期存款账户收取10元管理费,同时按照0.01%的年利率计息。
对于深圳建行的首吃“螃蟹”之举,很多人颇有微辞。因为按照相关的收费规定,500元或以下的小额活期存款,如以年利率0.01%计算,不仅年利息最多5分钱,而且还要收取10元的管理费,可谓是钱越存越少。本来20%的存款利息税就让广大储户非常郁闷,如今小额活期账户又要面临缩水,广大储户岂不一肚子气?
站在银行的角度考虑,当然也不是心血来潮之举。优化账户结构、降低经营成本应是其最终目的。据业内人士分析,其实国内银行业中也存在奇特的“一九”现象,目前几大银行客户结构中几乎90%是小客户,小客户占用了银行每天大概90%的业务时间,而这部分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效益,而且还要支付利息;而另外10%的大客户创造了银行近90%的利润。如果商业银行能将这部分成本收益比极不相称的账户作优化处理,不仅大大提高银行的后台系统处理效率;而且有助于银行的重点资源向大客户倾斜,增强银行的核心客户赢利能力。事实上,国际上一些大银行也是如此,如著名的汇丰银行有个历史数据,在其私人银行业务中,占其客户总量不到20%的高端客户,创造的利润是总利润的近120%;其他的客户,则是汇丰出于其他要求来保留的。
受长期的计划经济思维影响,在老百姓的眼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替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品服务的角色,现在四大行要褪去这层角色,不仅“免费的午餐”越来越少,现在还“嫌贫爱富”,老百姓当然有怨言。对银行方面来讲,原来是关起门来搞,亏盈都是国家的,现在都在进行股改上市,要自负盈亏,而且即将面临着完全市场竞争,在某些方面一直做着“赔本买卖”,其本身就是违反企业生存发展规律的现象,尝试收费以降低成本增加盈利也属正常之举。
这其实是一场广大储户跟商业银行之间的正常博弈行为,我们应当以一种理性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对小额活期储户是否收费以及收多少费,纯粹是一个经济问题抑或说是个消费问题。广大储户作为服务的消费方,银行作为服务的提供方,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法规框架下,都是理性经济人,两者都有相当的自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是最好的“检验器”。
假如对小储户存款收费的做法无法获得广大金融消费者的认同,或者说经市场检验表明不符合中国人的金融消费文化心理和其他国情,首先受到市场“惩罚”的是商业银行本身,那么他们自然会调整自己的做法:要么为重新唤回金融消费者而大力改善服务、增加服务的附加值,要么降低收费标准甚至重归原来免费的老路。这其中的一个重大区别是:他们选择的依据是市场、消费者而不是从非经济眼光出发的责难和议论;他们是在行使自己应有的市场选择权而不是鉴于政府的直接指令而不得不这样做或那样做。对于广大小储户来说,面对个别银行的“开先河”之举,当然不能跟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要么为现有的小额活期帐户“注资”,以满足银行日均存款500元以上的要求;要么抛弃该银行而转投尚未征收类似管理费的其它商业银行怀抱;如果嫌转账太麻烦或者成本比较高的话,维持现有账户现状亦可。
( 责任编辑:胡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