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无论结局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从2005年5月开始,中国证券市场已经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后股权分置时代,一个全流通的新的市场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股市正在发生着变化,这场担负着“转折”重任的重大改革,其引起的社会关注度,已经远远超出了股市本身。
谁都清楚,任何破旧立新的改革,注定将有一个阵痛的过程,正如本周我们正在经历的一样。要让利益场中的每个人满意,达到众所期待的多赢格局,实在是难堪重任。本周上演的一幕幕大戏,难免让人心忧:股权分置改革似乎正在重演历史,改革成本由滞留场内的流通股股东来埋单了。
难道这真的是流通股东的宿命?于首批试点公司的方案,新浪网上的投票结果显示,反对票超过80%,这和复牌的试点个股连番涨停形成鲜明的对照。判断试点方案是否得到市场认同的标志,显然不能只看几个个案,也不能只看一两天的表现。否则极容易被误导,令改革的方向出现偏差,支付更高的成本。
如果我们将所有A股看成一个整体的公司,整个流通市值的变化,可能是测试市场对试点态度的最佳指标,所谓转折,也肯定是整个市场流通市值的提升,而不是相反。
市场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预见这场变革的前景,这足以引起管理层的警醒。
按照《通知》的安排,此次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管理层是将成败的决定权完全下放到矛盾的双方,由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自行解决。从实践的效果看,如此市场化的安排能否保证试点的顺利推进,着实让人捏一把汗——非流通股股东的态度是如此的强悍,流通股股东在这场博弈中的弱势有目共睹,即便是流通股股东成功行使了否决权,非流通股股东不让步,达成共识的希望渺茫,试点难免步入僵局。
这个时候,我们的管理层又该负起什么责,来保证试点的有序推进呢?整个市场都在期待。
我们很难相信,因行政之手炮制出的股权分置死结,会以市场化的方式轻易解开,尤其是广大的流通股股东,正在殷切地期待着管理层能有所作为,流通股股东的诉求只能依靠管理层。
最近政府对房市的调控当是一个活鲜鲜的例子,真正从市场中生长发育的房市,在政策的强力干预下,正在向预期的目标靠近,我们这个诞生于计划体制下的股市,辅之以政策之手来解开股权分置这个死结,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我们有理由相信,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少不了管理层一路保驾护航,尤其是在方向可能出偏的时候,但愿这样的期待不会让大家等得太久。
( 责任编辑:林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