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北京是否会沦为“二手香港”?据最近一期《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在一次学术活动中,北大教授梁从诫对此表示了深切地担忧。“北京有那么深久的历史和文脉,却没有好好地利用,现在落到被人叫‘二手香港’,真是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梁从诫痛惜地说,当他从在京的外国人口中听到如此称呼,当下便不禁悲从中来。
我想,对很多人来说,梁从诫先生的担忧和悲哀,应是感同身受,于心有戚戚焉。的确,对于一个“志存高远”意在“国际化”的大都市,如此称呼颇具嘲讽意味、令人尴尬———不仅尴尬,甚至还为其产生前景之忧:这显然昭示了其城市气质独特性的大量流失;而没有了独特性,也就谈不上什么城市魅力;没有魅力,便难免“泯然众城矣”。于是,“国际化”或将会因之而成为遥遥无期的梦想———可以说,这个刻薄称呼及其无尽余味,是北京的不可承受之痒。
在笔者看来,“二手香港”这句冷幽默,其实是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城市化风潮的一声棒喝。如此“北京故事”,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折射出眼下国内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通病:物质文明与文化发展不同步,物质丰裕而文化空洞,从而有意或无意间失去了个性特点,陷足于模仿的泥淖———放眼国内,北京成了“二手香港”,但又有多少城市正在成为、或梦想成为“二手北京”、“二手上海”、“二手深圳”呢?
当前,这种思维方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很多小城市在这股风潮中已经迷失了发展方向。比如,看到大城市有飞机场,于是很多小城市也建飞机场,哪怕财政会为此不堪重负(安徽阜阳就是一例);看到大城市建高层建筑物,于是小城市也竞相向空中发展;看到大城市有广场,很多县城也建起更大的广场……宽阔的马路、高大的楼房和耀眼的玻璃幕墙、气派的广场、亮堂的夜晚,这些已经成为对所谓的“现代城市”的惟一审美标准。
一座真正有活力的城市,应该能够给予人们鲜活的城市印象和记忆。但是,眼下的“千城一面”,却必然导致城市记忆的流失———或许不少人有过这样的感觉:去了一个异地城市,在其最繁华的街头漫步,却发现和本地的闹市无多大差别。于是恍然之间,已不知身在何处,乃有时空倒错之感———在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意义上,这样的城市一定是不容乐观的。
城市不独是一个建筑群,不独是一些经济体的组合,正如一句名言所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而反过来说,城市文化也是一个城市赖以成长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心脏。自古以来,城市风貌都与城市文化息息相关,城市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人们首先通过不同的城市面貌、街道景观区别、认识不同的文化。人们因为特殊的城市风貌和城市文化,而记住了一些遥远的城市,如古罗马城。从“文化容器”这个标准上看,我甚至感觉当前趋同化的城市化,简直就是一种“伪城市化”,至少是失败的城市化。
回到“二手香港”的问题上,笔者认为,要有效消解如此尴尬和风险,重塑独特的城市文化是不二法门。也许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一个城市有了漂亮的高楼大厦,有了发达的经济,有了充沛的物质文明,不等于就有了城市文化———“文明”与“文化”这两个概念是不尽相同的,按钱穆先生的区分,前者比较偏重于事物的物质方面,后者则偏重于精神方面。由此,汪丁丁教授曾对有了汽车文明的中国人却没有相应的汽车文化而生发感慨。同理可以认为,我们当前虽然有了不错的“城市文明”,但与“城市文化”仍相距甚远。因而,如何在物质文明的热浪中对城市文化进行冷静的引导,是当前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