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自从2005年4月30日推出全流通试点规则与5月8日推出第一批全流通试点企业以来,市场运行发生了逆转性变化。市场探低与市场看低双双创出历史新低:2005年6月3日,沪市指数创出1000.52点的8年新低;同时,市场看空看出600点的新低。市场的现实已经表明,全流通的市场环境已经空前严峻,甚至可以说,全流通试点现在已经是命悬一线,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反映出来:
首先,市场的熊市氛围进一步弥漫。从5月9日到6月3日,沪市指数下跌了近14%,大盘指数与个股价格都屡创新低。试点未能稳定预期反而紊乱了预期;试点未能凝聚人气反而涣散了人气;试点未能带来希望反而加剧了失望;试点也未能带来正向转折反而形成了反向转变。可以说,沪指1000点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关口,如果这个关口被突破,那么大盘就很可能产生崩盘效应,这将使全流通的试点环境变得更为恶劣,试点成功的几率也将因得不到市场支持而大为降低。
其次,股价的持续走低将使全流通试点的选择空间进一步收窄。从2001年6月到2005年6月,市场的平均股价已经从14元多跌至4元多,每股股票的平均价格已跌去整整10元钱。在大熊市环境中启动全流通试点本身就是背水一战,熊市氛围的加深使得市场选择的所剩时间已经不多,现在只剩下最后机会。股价的持续走低与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值的坚挺也使得缩股这一挽救市场与全流通试点的最后选择面临严重困难,并且使流通股股东在与非流通股股东的讨价还价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境地。
再次,市场信心的降低与市场预期的紊乱使得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对参与全流通试点的积极性双双大幅降低。对于流通股股东来说,由于看不到全流通试点所带来的实际好处,因而抛股套现的倾向明显上升;而对于非流通股股东来说,由于第一批试点企业给市场开了个坏头,因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已被固化,非流通股股东向市场与流通股股东做出更多让步的可能性在现阶段已被排除。除非第二批试点出现转折性变化,否则在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完全不对称的博弈中,市场向下调整的空间已被已然打开。
全流通试点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试点方案离市场预期相距甚远而远不能为市场接受,从而使得政策选择空间、方案选择空间、技术选择空间与市场选择空间都大为收窄,并且导致全流通试点推进的难度陡然增加。挽救全流通试点的最后希望是根据市场预期,尽快推出高比例的缩股方案。根据我对市场所作的测算和流通股股东的平均持股成本为8元、市场每股平均净资产值为2.6元的现实,我认为三股缩一股应是缩股方案的最低标准,低于这个标准,市场就很可能继续做出更为负面的反应,到那时,全流通试点就很可能难逃失败命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流通试点”,共找到
124,324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林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