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FRI-DRC)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2006年4月22-2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此论坛主要围绕金融开放背景下的市场改革与企业治理这一主题展开,搜狐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频道作为联合承办机构为论坛做了独家网络直播,以下是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唐双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本来在各处场合讲话也好、演讲也好都最不喜欢念稿子,但是逼得没有办法,必须得念稿子,这里以稿子为准,因为都是经过我们主要领导审核的,不念稿子,有些媒体演绎,说句不客气的话,他演绎,本来没有那个意思,他一层一层演绎,演绎四、五层,弄不清楚。
今天我谈一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问题。 两个问题,第一,关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有四各种类,六种机构,分别是商业银行中的中国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这几类机构的基本状况是:
从机构网点布局看,这几类机构共有124255个网点,其中104671个分布在县市及以下地区,占网点总数的84.2%,其分布特点是:农业银行的机构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县市一级和部分乡镇;农业发展银行的机构主要分布在省、地市和部分粮食主产区的县市;邮政储蓄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几乎全部在县市以下。就是一个概念,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都在县和县市以下,其他机构分布情况不同。
从资产负债看,2005年末,这四类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108271亿元,占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28.8%;负债总额105523亿元,占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29.4%。
从信贷支农情况看,2005年末,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4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0.7%万亿元的19%,比“十五”初期增加1.6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1.7%,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十五”初期增加11.5万亿元,年均增长24%,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城乡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
在上述支农贷款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截至2005年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投放农村的贷款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元,用于支持农业的贷款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直接到户的贷款比重达80%。农业贷款比改革前的2002年末增长80.5%,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余额平均增速22.6个百分点。特别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两个金融产品的广泛推广,缓解了农户贷款难的现象,2005年共有7000万户农户获得了贷款支持,占全国2.2亿农户的31%,这2.2亿农户当中有1.2亿有贷款需求,占60%,受惠农民2亿多。到今年一季度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23895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达到11668亿元,农户贷款余额达到8998亿元。
然而,由于体制、机制、政策等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普遍存在资产质量差、财务包袱重、风险补偿能力低、法人治理不完善、案件高发等问题,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服务“三农”作用的充分发挥。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第二,关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问题。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时间。两年多来,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在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但是这类机构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历史包袱重,管理体制特殊,情况十分复杂,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予以解决。我们提出,要在巩固前两年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经营现代化的方向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改善服务,争取1年左右时间实现贷款风险五级分类,3年基本理顺管理体制,用5—10年时间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分期分批逐步建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业机构。也就是说,有一个十年规划,一年实现五级分类是指从今年开始,在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带看五级分类这项工作是1998年开始在中国试行的,2002年在全部的银行业金融开始实行,2005年部分农村信用社试点,2006年全部实行贷款五级分类,通过五级分类摸清底数,以此为基础,制定提足拨备和资本充足率逐步达标的规划。
三年基本理顺体制,是指出三月年左右时间基本理顺省联社同县联社、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目前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还存在省级联社职责定位模糊、职责边界不清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省级联社既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起设立、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委托对其实施行业管理的联合体,又是受省级政府委托对农村合作金融实施管理、带有一定行政色彩的管理机构,同时还是一家可以经营部分资金业务、清算业务的独立的管理服务型金融企业法人,三种职能集于一身。这个问题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前进中的问题。对此,应当承认现状、因地制宜、不断完善、逐步理顺;要按照是否有利于农村合作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是否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允许各地省级联社结合实际探索符合本地情况的管理模式,用3年左右时间将这个问题基本理顺。
用5—10恩年时间分期分批逐步建成社区银行型的现代金融企业,是指农村合作金融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历史欠帐多,虽然前期改革解决了一些报复,但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是历史长期积累形成的,不可能短时期内全部解决,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但是也要看到,经过两年多的改革,已经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按照现在的发展态势,在现有改革政策能够完全兑现的情况下,通过农村合作金融自身的努力和外部条件的进一步支持,“5—10年”的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其中,有些地区如上海、深圳等,甚至1—2年就可以实现,而西部一些地区则可能时间更长一些,但总体上经过5—10年的艰苦努力,基本上可以发展为现代金融企业。
农村信用社改革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就好比举行一场“接力赛”。接力赛一般都有“四棒”。我在一次论坛上讲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这场接力赛已经成功地跑出了第一棒,有的记者就问一共几棒,我说接力赛一般都是四棒,就根据这个,究竟哪四棒,我们经过分析、讨论,农村信用社改革“四棒接力赛”的第一棒已经跑完,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后面还有三棒。第一棒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为“三个不易”和“四个成效”。“三个不易”是指:一是国务院下决心不容易。从1996年行社分家开始,经过多年反复调研论证,2003恩年国务院终于决定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二是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不容易,特别是人民银行提供了1680亿元专项票据,财税部门也给了大力支持;三是在存在许多困难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能够申请参加改革试点不容易。“四个成效”是指:管理体制上,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职责顺利移交给省级政府,初步明确了地方政府的责任;产权制度上,试点组建了一批新的农村银行类机构,重组、整合了一大批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也就是说,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相当一批县级联社都是在改革中出现的;政策扶持上,央行专项票据已经基本发行完毕,首批到期票据已经进入对付阶段,这里给你们透露一个信息,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对付考核指引通知,昨天下午5点我已经会签完,今年就要印发,这说明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票据对付工作开始启动。税收减免、保持储蓄贴补息等政策正在逐步落实,地方也以不同方式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政策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历史包袱得到一定程度化解,整体风险状况有所改善;支农服务商,支农信贷投入增加,农户贷款覆盖面扩大,支农服务能力增强。
今后农村辛酉社改革的任务就是继续跑好后三棒。其中,第二棒就是在认真总结前两年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努力实现资产分类顺利展柜、案件专项治理初见成效、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风险监管体制基本到位、规制体系初步形成、公司治理作用开始显现等六大目标。这一期间,要着重抓好贷款四级分类向五级分类的过渡,确保明年双轨运行,今年是全面实行五级分类,明年四级分类、五级分类双轨运行,2008年顺利实现贷款五级分类“单轨制”;要力争用1年左右时间,在遏制案件高发,降低案件损失、严肃查处责任人、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要基本消除各种不合理的歧视政策,引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强化支农服务意识,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支持;要按照新的监管理念,逐步统一监管标准,实施分类监管,革新监管流程,初步建立起以非现场监管为主导,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适当分离的监管框架;要建立符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际的公司治理架构,初步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运作机制,逐步形成相互制衡关系;要在清理规制的基础上,基本健全和完善从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从风险控制到处置,从治理架构到运行机制,从非现场监管到现场检查等各个环节完整、科学的农村合作金融规章制度体系。
同时,要注重研究和解决省联社职责定位模糊、职责边界不清的问题,逐步理顺省联社同县联社、信用社的管理体制,规范省联社履职行为。结合中央银行专项票据政策的对付以及其他扶持政策的落实,着力推进法人机构整合,规范经营行为,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培育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使支撑位真正的市场主体。
第三棒就是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即到2011年前后,争取实现“八大目标”:即管理体制基本理顺;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机构性质持续变化;支农作用全面发挥;公司治理效果明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专项治理大见成效和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这八个目标当中的每句话都有详细内涵的,不占用大家更多的时间,我就点点题。
第四棒就是在全面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再通过五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即到2016年前后,达到“六大目标”:机构性质根本变化;公司治理整体达标;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资产质量持续稳定;人员素质总体改善;社会地位全面提升,从而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真正成为产权明晰、资本充足、治理完善、内控严密、财务良好、服务高效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好银行。
后三棒工作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当前,关键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跑好“第二棒”,特别要注重将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逐步与商业银行的标准统一起来,以商业银行的标准为标杆,坚持把风险监管作为主线,按照“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落实“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持续监管思路,逐步实现监管目标。当然第二棒中一定要结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实际,既要瞄准目标,又要照顾现状,实施分类指导、分别对待、梯次推进、逐步达标。
在进行上述工作的同时,也要看到,跑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四棒接力赛”,既要内部积极推进,深化改革,也要创造一定的外部条件,其中最关键的:一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整体推进,为农村信用社经营现代化创造良机;二是农村的市场经济秩序基本完善,为农村信用社市场化经营提供条件;三是农业发展基本实现产业化,为农村信用社实现向现代金融企业过渡奠定基础。
十年磨一剑,我们相信,经过十年左右时间的奋斗,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一定会胜利冲刺。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丁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