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FRI-DRC)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2006年4月22-2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此论坛主要围绕金融开放背景下的市场改革与企业治理这一主题展开,搜狐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频道作为联合承办机构为论坛做了独家网络直播,以下是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祁斌(中国政权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
谢谢夏司长,过去五年一直忙着基金的工作,最后发现翻译一本书影响更大,非常惊讶。
很高兴,参加这次论坛,首先感谢论坛主办方的邀请。我想就两个方面的题目谈一点看法,一个是比较宏观的,关于我国资本市场如何支持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看法,另外一个是相关的,关于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给上市公司治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做一些探讨。
第一,资本市场与自主创新国家战略。 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胡锦涛总书记也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们想强调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创新体制的构建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推动。
1.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必由之路。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释放了长期压抑的社会消费需求,由此推动了二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但是为我国经济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徘徊在加工制造为主的产业模式中,迫切需要产业结构转型,以增强企业竞争力。近年来,饱和经济也出现了问题,使得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可以说,党中央这个阶段提出的自主创新战略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有历史影响。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历二十多年恢复战后恢复的发达国家,在这个阶段,创新能力成为各国经济能否突破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七十年代末开始,以创新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浪潮引领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进入九十年代,网络经济等新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返过来,日本和一些国家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处在徘徊过程中。初级消费作为主要发展推动力渐趋饱和之后,一国经济能否保持长期发展,在于这个国家是否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而目前我国内需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现实困境经要求我们尽快构建中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和长效机制。
2.资本市场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机制保证。自主创新经济模式的本质决定它必须充分依靠市场的力量,真正长期和可持续的创新能力是一整套机制去保证的,而在这一整套机制中,资本市场是最主要的环节之一。以高科技产业为例,高科技产业都具有相当高的行业风险,科技的研究和科技产业的形成,有一个繁富昂贵的过程。构建高科技产业发展需要的生产要素,包括人才、技术、资本等等,进行高效率交换的市场,让市场选择、辨别和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可行之路。而政府的职能定位,则应该推动这些要素市场的发展,营造外部环境,完善法律法规,维持市场规整等等。在现代经济的各种主要生产要素中,资本无疑是最为核心的,因此,资本市场也成为推动创新经济的最重要的要素市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经济运行中,硅谷和华尔街形成以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一整套联动的机制,事实证明,这套机制有强大的优势,引领了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高科技时代,使美国成为远远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国家之间创新能力和高科技产业水平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体系的效率和资本市场发达程度的差别,因此我们说,资本市场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机制保障。
3.我国资本市场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十一五”规划为我国经济勾画壮阔了前景,也明确了改革的任务。证券法的修订也为我国资本市场完善了法律框架。资本市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也必然受益于经济发展和专业转型。有三个主要推动力,首先是股权分置改革,为资本市场各项基础性建设奠定了基础,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问题,这些问题及其造成的一系列体制障碍长期困扰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消除市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对于恢复资本市场的功能,并由此推动资本市场多方面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将有利于确立基础,推进市场化定价机制初步形成,实现国有股权的市场化动态估值为资本市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随着资本市场制度基础性建设继续完善和深化,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将主要由依赖行政手段转向主要依赖市场基本制度,中国证监会正大力推动股票发行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由原来的政府主导发行体制逐步转变到市场主导的发行体制,同时各种制度创新也必然释放市场的创新潜能,推动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推进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充分调动各个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对外开放将为资本市场发展增添新的活力。随着WTO过渡期结束,十一五时期我们将面临新的局面,我们将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兼容并蓄、完善制度互利互赢的原则,与我国总体改革开放相适应,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将为我们引入资本和技术的竞争,提高境内市场参与主体的规范运作程度,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更多优惠的金融服务,也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人才的培育和金融机构的成长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部分,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持续发展。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上市公司的水平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资本市场价值的源泉。党中央、国务院对上市公司质量高度重视,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提高上市资本市场的要求,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经过社会各方面的努力,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首先,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能够理顺公司各参与主体的,权责利益关系,并形成有效制衡,以保护股东利益。我国上市公司经过多年探索和磨合,初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框架,按照大多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搭建了董事会、监事会等框架,不少公司还建立了薪酬、提名委员会,现代公司治理的架构基本形成。其次,内控制度和激励机制正在形成,大多数上市公司建立了以财务管理、资金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风险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内控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上市公司经营人员的选聘、约束和激励机制正在形成,上市公司普遍建立了经营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办法,多数公司实行了年薪制,开始市场人员选聘机制,很多公司探讨员工持股、经理层持股、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机制。
第三,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外部监督的重要机制,配合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实施,上市公司建立了一套信息披露制度,虚假信息、蓄意误导和欺骗投资者有效遏制。目前,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许多公司是所在行业的排头兵,其规范运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作用是巨大的。上市公司引领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制度得到推广。最近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理念、框架基本确立,治理机制得到很大的改进和完善,治理水平不断进步,公司质量整体提高,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第二,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和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提出的新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经营运作的规范和核心竞争的提升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上市公司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挑战,反映在三方面:一是公司法人治理水平的不相适应,尽管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但是实际运作过程中,许多流于形式,形备而实际不至,不少上市公司通过关连交易输送利益,法规占用资金、违规担保等等晴空甚至掏空上市公司的情况时有发生,内部人监守自盗的现象律吕发生,加大了委托代理人的成本。作为公司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等监督机制未能发挥应有作用,难以形成内部董事和管理有效制衡和监督。第二个不相适应,公司决策机制的不适应,法人治理结构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经营管理和决策的弊病。有的上市公司操控董事会,使上市公司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困境。还有部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绕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直接干预公司事务,插手人员任命,日常经营子公司决策,甚至直接监控上市公司资金。有的是上公司尚未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虽然制定了内控制度,但是流于形成未能落到实处,谁来决策,如何决策的问题上,普遍存在决策陷井问题。三是市场经济对好公司支持不适应,并购重组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政府行政力量的不恰当干预,使得并购重组未能有效发挥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四是,融资机制和退出机制都有待完善。再次,机构投资者有了发展,但是并不充分,同时法律约束和社会诚信体系尚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强化。总的来说,我国资本市场的惩劣扶优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市场化运作机制的进一步确立和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在资本市场改革和开放的大背景下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我国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完善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加强上市公司的治理完全建设和高管人员的培训。同时,作为2006年上市公司监管的工作重点,完成对大股东以及附属企业的清理工作。
各位来宾,我相信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资本市场面临良好的机遇,一定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支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帮助构建我国自主创新经济体制,真正实现与国民经济的良性活动,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谢谢大家,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责任编辑:丁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