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今年出口这块的形式怎么样?公司这方面是怎么样的计划?另外,你觉得公司出口主要的竞争力是什么?现在主要还是以生产为主,以后新一代的有没有向国外出口的潜力?另外一个,关于消费税调整的,因为公司可能还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现在公司是不是采取了一定的举措尽量减轻政府带来的负面影响?
宛虹:出口去年我们一共有5千多辆,我们对于出口这块应该说公司是非常关注的,因为在国外的这一块的市场现在正是一个增长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关注这块。 我们出口也是按照国外的销售体系在做,也就是说我们到国外去卖车,并不是只关注卖出去就不管了,而是一个同步推进的过程。比如说做到这个国家卖车,江铃汽车的销售服务、销售体系,包括配件,这些东西全部要跟上。所以江铃汽车到一个地方就在一个地方稳步的扎下来,江铃汽车给人的印象是到这儿来,江铃汽车在这里卖车服务就在这儿,不会卖了车以后就跑了,这是给人家的一个观念。
第二个观念,我们也在加强做国际广告这方面,我们也在加强这方面的一些工作,也就是说希望能够做成一个国际品牌的产品,而且现在商务部认可的两个品牌,一个就是江铃,一个就是解放。
另外,今年跟去年相比,出口,去年我们出口是5千多台,我们预计应该会超过去年,但是到底能超过多少这个信息我没有公开披露过,在这里也不能说,也是一个预估。国外这些东西,虽然是在增长,但是要说预测比较准,比较困难一些。
机构投资者:前几个月应该有一个大的统计吧,一季度或者前五个月大概是什么样的情况?
宛虹:前五个月,我不记得这个数字了。
机构投资者:出口赢利跟内销比呢?
宛虹:出口赢利能力,我们并不是说出口会损失很多利润,现在我们在国外卖的价格是只比(500)略低一点,跟韩国差不多。所以我们出去的车应该说毛利率还是可以的。
机构投资者:跟国内价格比呢?应该比国内高一些还是低一些?
宛虹:应该差不多吧,应该差距不是太多。
机构投资者:包括运费?
宛虹:这个就得你们去做一个判断了。
另外,你说新车型有没有考虑出口,应该说如果说国外有这个市场,每个企业他的产品都可能会考虑,国外越有市场江铃汽车越有钱赚,只要有产品出去江铃汽车当然就出去。
机构投资者:福特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签订的协议,引进来的车不能销到国外?
宛虹:目前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协议。
另外,你说第二个问题是消费税的影响,应该说消费税出来,包括乘用车的企业都有影响,就是影响大小的问题。对江铃来说也不能说没有影响,这个影响不是很大的。再一个我们也会采取一些措施降低这方面的影响,通过成本降低、通过其他的技术手段这些方面,尽量把这种影响降低在最小。
机构投资者:哪种有可能性呢,加一个座位什么的,去规避?
宛虹:技术的问题由技术不去讨论了。 作为企业来说肯定会想办法。
机构投资者:比如说增加座位会提高成本,肯定会影响销售。
宛虹:但是不管怎么说总是使这种影响降低到最小,说一点影响都没有也不可能,只能说把这种影响降低到最小。
机构投资者:其实我是想问,因为消费税已经实行有两个月了,是不是已经开始在做了,还是说还是在讨论或者一个酝酿之中?
宛虹:这块做到什么程度目前没有信息反馈到我这里来,应该如果说你们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的话我回去以后再进一步了解一下,看看这个做到什么程度。
机构投资者:问了有些公司说还没有执行,虽然说新的已经出来了但是还是按老的交。
宛虹:但是我前面说了这块影响不会太大。
机构投资者:我比较关心的一个研发费用的问题,这两年的费用问题。
宛虹:研发费用现在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现在有两个车型,一个是V38,一个是N900,另外还有一款发动机,这三款的投入是15个亿,实际上是15.09亿。这块财务方面实际上是充分考虑了企业的承受能力,以及这么多年持续的经营状况。所以从财务来说他会去考虑怎样去经营这个企业,应该说从我们执行层这块的理念来说,我们不希望一个公司是一下子很高的利润,一下又是亏损,这样大起大落,应该是保持一个持续发展的经营结果,这才是非常满意的,也是能使各方满意的结果。所以这方面的处理应该说财务还是充分考虑了,那么具体是怎样负担、怎么去做,这方面可能财务总监最清楚这个事情,我在这里不能一一给大家谈这个事情。
机构投资者:15.09里面多大比例是研发费用?
宛虹:我知道你们关心的问题,2006年摊多少,2005年摊多少,这是财务总监的事情,我也不清楚是怎么摊销的,但是整理经营理理念是一个稳步发展的企业,一个稳步经营的理念,是这样的。
应该说新的研发费用产生,原来老的产品有一些摊销有一些东西也会减少的,这里会相应的抵消一些东西,但是研发费用如果过大可能会导致这方面费用会有一个很大的增长,但是从目前我们这三个产品来说总共加起来也是15个亿。
机构投资者:这是按资本支出的比例来提的、按季度来提的?不会说突然某一个月或者某一个季度?
宛虹:那肯定是这样的。
机构投资者:原来有一个疑问,说会不会在下半年某一个月。
宛虹:哪个企业不能够这样做。
招商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员:福特他们的工作作风是稳健的,而且是有程序、有计划的,不会说在两个月里面怎么样,绝对不会,而且有跟踪的。
机构投资者:因为去年还有预提,去年预提之后对今年、明年的压力会有影响。
宛虹:他会充分考虑几年的平衡,否则这个东西就是企业经营会造成很大的波动,对经营结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机构投资者:在我们销售的计划里面两个产品之间大概是什么样的?
宛虹:销售这块应该说,实际上这块我们去年销售收入是62.8亿,今年我们是大概在70到75亿之间,这样的话我们算一下增长大致是在12%到20%左右,销售收入这一块。
我想你们可以反过来算就差不多可以知道大致是一个什么水平。
机构投资者:因为我对汽车不太懂,但是我发现销售客车的毛利率高,小汽车的毛利率低,是不是其他的厂商生产部了这种大车、客车,是不是市场份额太小了,不想加入,假如他们加入的话竞争更加激烈,是不是毛利率会下降?
宛虹:应该说汽车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行业,乘用车跟商用车是不同的两个领域,就跟我们如果要进入乘用车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乘用车头一个产品,比如都是几十亿要投下去,像我们投一个产品我们大概也是十个亿左右,所以这里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不是说马上就可以从商用车转到乘用车,从乘用车马上就可以转到商用车,这是一个原因之一。
第二,不光要有钱,而且还要有一批人,这个人才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其他的行业还好一些,但是从这几年只要是学汽车的毕业生基本上都是抢着要的,但是这种就业率上,以前是是学汽车的本科生没办法就业,目前在这方面抢的非常厉害,所以没有这么人才也是没有办法进入这个领域的。
机构投资者:相对还是有壁垒的。
宛虹:不是壁垒,确实是要求不一样。
还有一个,这种市场不是说随便选一个产品就可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因为本身在乘用车市场、在常用车市场,现在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如果说没有一个好的产品,那谁也不敢冒这个险几十个亿下去,所有的人力、财力、无理都集中到这里,如果没有管理好就一下子都垮掉了,没有办法缓过气来。
机构投资者:新车型引进我们非常关注,除了这两个新车型之外后面有可能引进哪一类车?
宛虹:我们商用车的这种市场细分,除了微型车不会考虑其他车型我们都有可能去选择,但是具体选什么车进入哪个领域,这个东西还是根据企业的情况、市场的情况,还要根据这些东西我们来进行一些研讨或者说仔细的分析,因为从企业的经营理念来说,不光要选择一个产品,选择这个产品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带来的利润,这是很重要的。
机构投资者:接下来最有可能是哪种车型呢?MPV还是?
宛虹:我现在公司没有定这个市场,就是定了这个市场没有披露的东西我也不好说,但是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现在还没有定这个东西。
宛虹:发展思路我们是在商用车领域,这个肯定是这样的。
机构投资者:以后会不会作为中国的后续车型,因为福特商用车的系列是很庞大的?
宛虹:作为福特中国商用车的基地,这个是进来了。
机构投资者:后续一进来哪些车还没定?
宛虹:哪些车都有可能,但是具体哪一款在哪个领域这个东西要根据中国的市场和企业的情况。
宛虹:江陵作为福特在中国商用车的基地。
机构投资者:像福特、长安这种在定位上或者经营上有什么分歧?
宛虹:目前我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分歧。
机构投资者:长安会不会注重利润,会看的远一点?
宛虹:反正目前是没有什么分歧,应该说这一点大家都是达成共识了,就是说我们把它做成中国一流的商用车企业,这是大家都公认的。
机构投资者:在我们日常管理中福特是什么样的地位?重大决策是怎么形成的?
宛虹:重大决策都是在董事会上做出来的,执行层有执委会,执委会的构成有总裁,另外还有六个副总构成。总裁现在是福特委派过来的,财务总监是委派过来的,另外还有一个管采购的副总是委派过来的,另外四个副总都是委派过来的。现在的结构是这样的。
机构投资者:全胜下半年有降价的可能性吗??
宛虹:我现在目前还判断不准,因为现在这种降价是取决于很多因素,一个是市场范围的导致怎么样的情况,第二个是竞争对手。
机构投资者:假设对手不降价你们也不可能主动,按现在的销售情形?
宛虹:这个很难说,这个我真的说不清楚。另外,反正降价三个因素,一个是市场因素,一个是竞争对手因素,一个是公司自身的因素。
招商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员:还有代理商的因素,他们认为这种车型多销的话他们愿意卖。现在都说江陵的销售网络很强,主要是强在做那些别人没做的事情。
宛虹:销售网络应该说在汽车行业,从销售理念跟销售经营方式来说,应该说江陵当时是做的最好的,后来在这方面都在学江陵,应该说我们现在是,比如现在我们叫做4S店,现在大家都是这样做,品牌经营。另外,品牌形象提升方面,另外顾客服务满意度方面,这些东西我们都是非常关注的,不光是小车,也是关注一些其他的这些车。
机构投资者:现在两个车型?
宛虹:还有其他的品牌。
机构投资者:现在全国一级代理大概有多少?
宛虹:这一块应该说是不断的每年在变化的,但是每年都有所增长。
机构投资者:全胜物流这块主要是全胜依维柯,现在是利润比较丰厚的市场,我觉得对其他的汽车厂商来说他们的进入壁垒在哪里?或者说现在有没有新的竞争出现?或者说将来的一段时间?因为可能现在毕竟整体的汽车厂商有一个转型的话是不是对全胜是一个威胁?另外一个下问题,全胜现在主要是国外的一个发动机,反正今年说要改成欧3,这样每辆车大概成本会增加多少?
宛虹:现在按照国家法规要求,现在执行欧3标准,实际上在北京已经开始了,这种排放提高以后肯定会增加一些成本。但是从总体来说,这是国家的强制性要求,你必须是这样的,然后对江陵是这样的,对其他企业也是这样的,我想这个因素大家都是一样的,这个就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应该说大家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
机构投资者:这个成本大概是多大?
宛虹:这个真的非常抱歉,我还没有记这方面影响是多少。
第二,对这块市场确实现在有很多竞争对手在关注这一块,而且有些已经在采取措施,看好这个领域。但是现在说我们的优势,第一,我们进入这个领域比较早,肯定在这方面是一个优势。第二,就全胜自身的优势,就是说在车型、安全、价格,以及内部空间,在这些方面本身我们就具有优势,然后想所有这些方面都做的比我们好,那么对手目前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这方面应该说对我们是一个风险,但是我们相信我们在这块通过我们自己的改良或者改善,我们在这方面还是希望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市场份额。
机构投资者:比如金杯这样的企业进来你觉得有可能性吗?
宛虹:金杯在价格方面还是有市场区分的,但是金杯如果说把价提上来,这种可能性很小。
机构投资者:也可能引进一个别的车型,跟全胜竞争?
宛虹:就看引进一个什么车型,至少这种品牌应该优于全胜或者跟全胜相当,所以这个就是刚刚那位先生提的这种汽车行业里头的区分,确实影响是很大的。选择一个车型是不是有一个好的品牌,这个好的品牌是不是有一个好的发动机,像这些东西现在消费者都是非常关注的。为什么说我们很多国家自己的自主产品这些东西为什么进入竞争不过这些汽车巨头呢?实际上就是说第一,品牌效益,第二,确实这种品牌比较好,这种水平不是说我们一夜之间就可以比得上人家的,这个需要比较长的过程。 (责任编辑:吴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