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亮点
关于新会计准则的主要亮点,主要体现在十五个方面。
亮点之一: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历史成本计量的选择与持续经营假设有直接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持续经营这个假设在现代动荡的经济社会中随时面临着瓦解的境地,历史成本的局限性日益暴露。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本次财政部在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不再将历史成本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而只是在《基本准则》第43条中指出:“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从而为有条件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创造空间。
亮点之二:谨慎采用公允价值
由于公允价值的应用,会计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体系修改中的一大亮点。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侧重公允价值的应用,以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间澈誾蒅W?
财政部为此多次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讨论相关问题。考虑到中国市场发展的现状,此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
亮点之三:存货管理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发生的借款费用符合条件的可以资本化
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生产周期比较长的存货,其发生的借款费用符合条件的可以资本化。
亮点之四: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核算受到限制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明确规定,“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本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本准则第九条 至第十三条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而依原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是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情况是很少的。
亮点之五:开发费用可以资本化
对于研究开发期间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原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均作费用处理,待研究开发成功后,申报相关专利时,对于发生的专利费和律师费等才作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实际工作中,一些高科技企业,如软件开发企业,开发软件前期投入非常大,按照原准则和制度都要求企业将这些支出费用化,而一旦软件开发成功,其后期费用非常低,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非常低,不利于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
新准则将企业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区别对待:对于研究阶段发生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但是对于开发阶段发生的费用,在符合相关条件的前提下,允许资本化。这是新准则的一个重要亮点。
亮点之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计量发生重大变化
在原来的准则中,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的资产,是用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的。当初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利用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创造虚假收益,但这种计量方法和国际惯例不同。这次在公布新准则时,做出了重大的修正。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果具有商业性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换入资产按公允价值作为入账基础,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损益。亮点之七: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针对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明确规定,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这也是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差异
亮点之七: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针对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明确规定,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这也是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
亮点之八:职工薪酬的核算有重大变化
明确职工薪酬的内容,包括:①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②职工福利费;③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④住房公积金;⑤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⑥非货币性福利;⑦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⑧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
统一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方法;
规范职工薪酬的会计披露。
亮点之九:统一了股份支付的会计核算
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或商品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签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股份支付分为二种,均以公允价值计量: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应当在授予日按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 。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子日以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负债
亮点之十: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收益
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收益,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按新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其每股收益水平。因此,那些负债金额较高又有可能获得债务豁免的公司,值得投资者关注。
亮点之11:借款费用利息资本化处理有重大变化
新准则与原准则的差异,主要在于如下三点:
1.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原准则:仅为固定资产。新准则包括:固定资产、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
2.扩大了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原准则:仅为专门借款。新准则: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
3.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有所差别。方法基本不变。但当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的金额时,要考虑占用的一般借款。
亮点之12:所得税核算发生重大变化
新准则中《所得税》准则变化很大。原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中的递延所得税的核算均采用的是损益表债务法。新所得税准则中,引入了计税基础的概念,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确认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箮?旋郁隤
暂时性差异包括所有时间性差异,也包括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与使用税率的乘积可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资产负债表上列示这一余额能直接反映其对未来的影响。
弥补亏损的会计处理不同
所得税项目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和披露内容不同
亮点之13: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目前中国的企业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不一定是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双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合并对价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不代表公允价值,因此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以避免利润操纵。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可以有双方的讨价还价,是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因此有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并可确认购买商誉。
亮点之14:首次颁布了金融工具准则
我国过去在会计上从未将金融工具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提出来并为之建立一套会计准则。这次我们引入的金融工具概念和国际准则完全一致。它包括所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从最简单的现金到复杂的嵌入衍生金融工具,范围也包括之前“投资”准则所涵盖的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某些长期股权投资。
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作了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同样的分类,例如将金融资产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记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四类。还对每一类金融资产的计量方法作了具体的规定。
金融工具的分类与计量
亮点之15:合并报表侧重实体理论 H,=EzT
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一变革,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将产生较大影响。
三、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差额可计入当期损益
2、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可提高利润
3、债务重组利得可计入当期损益
4、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采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5、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受到限制,减少利润操作空间。
6、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将导致本期利润增加。
7、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导致本期利润增加
8、股份支付导致上市公司利润减少。因为股票期权费用化意味着实施股权激励时将增加公司的相关成本或费用。
9、存货计价使利润有增有减
10、套期保值公允价值使利润有增有减
11、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使利润有增有减
12、所有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减少利润波动
(责任编辑:张雪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