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节能降耗这个硬指标的约束下,能源改革才能真正获得突破。而能源定价机制的改革则是整个能源改革的核心。
“如果能源定价机制不改革,我们提节能降耗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在“节能降耗”成为两会 代表委员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时,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抛出了这个观点。
在他看来,能源定价机制是整个能源改革的核心。由于能源定价机制不完善,能源价格水平和定价机制都没有完全市场化,能源价格不反映能源的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能源低价消费的现状就无法改变,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能耗降低的节约型社会体制。
他的这个观点得到了许多能源行业专业人士的赞同。专家们表示,只有在节能降耗这个硬指标的约束下,能源改革才能真正获得突破。
涨价不能解决问题
低价能源是我国的能源消费现状。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马凯新闻)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成本。这种低价能源消费现状既不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董秀成说:“总体来说国家现在能源的价格,特别是一次能源的价格都偏低,这样长期偏低导致我们现在能源的运营效率比较低,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
为了能使能源价格既反映内部成本,又反映环境、劳动力、资源稀缺程度等外部成本,推动能源节约体制的形成,国家从去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征收能源可持续发展基金、环境基金、劳动力 。据测算,成本上涨的幅度大约每吨煤60-70元。
然而,这部分政策性成本的增加,导致了下游能源产品的涨价。去年以来,油、气、水、电等资源产品经历了多次涨价。去年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将全国销售电价 平均提高2.5分/千瓦时;12月22日,北京召开民用天然气价格听证会,将居民生活用气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15元,调幅7.9%;今年初的合同煤价格上涨了8%左右,人们担心之余也在讨论着今年夏天能否进行新一轮提电价过程。
一时间,涨价似乎成为节能降耗的代名词。很多人认为,要想改变浪费资源的习惯,必须要把资源价格涨上去。但是社会承受能力有限,资源的涨价不能无限度持续下去。中国能源网执行副总裁韩晓平认为,涨价不能解决能源产品成本与价格倒挂的死结,关键是要改变目前的定价方式。
“能源价格包括价格水平和定价机制两项内容。现在能源价格水平没有与国际接轨,如果说改革就是涨价,我们可以通过涨价缩小与国际能源价格的水平差距;但是核心的定价机制没有解决,没有完全市场化,仍然被多方利益集团垄断,这样的改革只能改价格水平,必然要导致消费者的不满。”
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也反对“节能降耗意味着能源涨价”这种观点。他指出,能源价格与成本倒挂,导致了能源低价消费的状况。但是,作为一种公共性商品,能源价格还必须要考虑到社会的价格承受能力,涨价不是唯一的办法,向能源行业内部要利润,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自身能耗和成本,才是正确的出路。
节能降耗为定价机制改革提供契机
要想让能源价格和成本一致,正确地反映市场供需情况,必须要改变目前的能源定价机制。然而,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市场化改革方向确立,能源体制改革开始加快,但能源定价机制改革却困难重重。
1993年,我国放开统配煤矿价格,逐渐向市场化过渡,但至今仍然遗留着供需形成市场价格与政府指导形成合同价格的“双轨制”;原油和成品油方面,实行了以月度为基础的、与国际市场挂钩的体制,但总是受制于国际市场油价 的波动,滞后性和指导性都不强;电价改革方面,虽然1998年国家取消了许多额外电价项目,但是目前电价仍然没有形成竞价上网的完整市场。
为什么历次改革的力度和决心都很大,但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定价体制的基本问题?
韩晓平认为,各部门之间为自身利益而相互设卡,导致能源改革困难重重;而现在正在推进的节能降耗政策为能源定价机制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如果能借助这个政策的支持,打破行业垄断,才能将能源改革进行到底。
全国人大代表、大唐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翟若愚(翟若愚新闻,翟若愚说吧)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电力供需紧张的局面已经得到缓解,并呈现出进一步缓和的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可以以节能减排为契机,进行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电力产业优化升级。
价格体制改革走向何方?
尽管节能降耗可以为能源改革找到突破口,但是关于未来的能源定价机制改革方向,仍存在各种分歧。董秀成认为,理顺价格是能源定价机制改革的关键,即资源型产品要逐渐市场化,最终和国际市场接轨。
“国际能源价格每天都在变动,它是一个市场,而国内则是完全由政府行政进行管制。为什么说市场定价比行政定价高级?因为它能反映供求关系,需求的人多了,价格可以涨,需求的少了,价格还可以降。可是政府要完全靠行政力量来干预,那可就累死了。事实上,,就是因为市场机制没有形成,发改委必须要硬性上调成品油价格,费力又不讨好。”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能源定价机制改革的方向从原来的“成品油定价法”改为“原油定价法”:原先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而新机制以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加上海关费用、运费、加工费用和合理的利润空间之后,形成新的炼油厂出厂价。但国务院没有正式批复这个方案。
董秀成不赞成这种模式。他指出,这种模式下政府管得更多了,是相对于市场化的一种后退。“例如,中间环节的加工费由政府定,但是政府依据是什么?合理的利润空间怎么定,多少为合理?有些企业合理,对有些企业就不合理,它亏损的时候还得找政府要补贴,就跟现在炼油企业亏损一样要找政府要补贴。”
他认为,在原有的三地模式上进行改善,增加调整频率,如半个月、一周或者隔日调整,这样才能更接近市场化。
配套必须完善
如果说以节能环保为契机的能源定价机制改革是能源改革的关键节点,那么包括行政、立法、财税等多种手段的配套措施是能源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
在去年5月提高成品油价格的同时,发改委首次还推出了对农业、交通等弱势行业给予一定补贴的政策。今年马凯再次明确,能源改革的推进仍然要考虑到对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对低收入阶层的影响,建立对弱势群体的补贴机制。此外,建立相应的财税机制,是对完成节能降耗的有利保证。
韩晓平说:“大家应该有这样一个概念,节能降耗不一定就能成本节约,我们要节能,要减排,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本,但是为了健康持续发展,这笔钱花得值。这就要有完善的财政支撑,有税收优惠,这样才能让大家愿意做这个事,能源改革才不至于流于空谈。” (记者 周婷)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