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广州高考招生咨询会日前举行,其场面之火爆,不亚于广州人熟悉的春节花市。不少媒体都注意到,咨询会上,香港高校今年更受追捧,不少港校的资料很快被一抢而空。
去年,港校抢走内地高考状元的新闻屡有耳闻。
其实,看国际高等教育界比较权威的大学排名,香港的大学和内地知名大学的名次基本在同一个水平上。比如,2005年的排名中,清华大学是187名,北京大学是244名,而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分别是222名、230名和241名。
显然,考生和家长们并非是冲着名次去的。爱排名的中国人应该最清楚,名次并不能说明什么,更不是一所高校的全部。唯一可信的名次是我国没有进入前100名的大学,它表明,中国离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还很远。就连我们自己的排名机构都承认,我国高校在科研实力、科研竞争力、一流学科建设、高质量论文和突出成果等方面与美、英、德、日等教育强国存在较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在内地和港澳地区大学之间也一直存在。
硬件暂且不比,因为硬件比较容易靠巨额资金猛砸跟上。正如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讲,“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要比就比有没有大师、比有没有培养出大师的环境。香港高校比较重视高薪延请海外名师。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根据校方提供的资料,国际知名学者经常驻该校讲学的有杨振宁、丘成桐、莫理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等教授。该校助理教授以上拥有博士学位的高达97.4%。但名师来到后,并非就可以高枕无忧享受高薪。除了要教好书外,香港教授在研究上压力很大,不但研究水平要达到国际水平,论文也要发表在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上。
对比内地高校的格局,就会发现一个怪现象,高校的名气一般是与其行政级别成正比的,行政级别越高,名气越大。大概因为级别与能够获取的资源多少有关系。而内地高校教授虽也有教学和研究压力,但研究上看数量而不重质量的弊病由来已久,有些人的论文与其说是研究“成果”,不如说是抄袭“成果”。
对学生而言,港澳大学的评价标准比内地大学要合理,因为它们看重的不仅仅是分数。虽然一些省市的高考状元放弃内地顶尖大学而选报香港高校,但香港高校也把有的状元拒之门外,因为香港高校对申请者的高考成绩与面试成绩同等重视,不但要看“分”,还要看“能”。港澳大学奉行的人性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意味着鼓励个性化的发展,而只有尊重个性化的发展,人的各方面潜能才会被激发。
昨天笔者参加了清华大学广州校友会庆祝母校成立96周年的活动,清华大学派来的校领导在向校友通报母校建设情况时,列举了很多“第一”,听起来感觉欣慰的同时也在思考:究竟哪些第一是体现科研竞争实力和值得骄傲的?
正如一位外国教授所言,在目前的起点上,(中国)要造就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可能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所以,中国高校建设如不摆脱争名夺利的浮躁和攀比心态(比如拿到资金就建豪华校门),潜心做好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其结果不但是丢了生源,也终会延误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高校校园出现职业股民”,以下为节目实录: 说起炒股,现在可以说是城里人在炒,农村人在炒,大学生也在炒。记者日前在广州采访了一位指挥着500万资金的大一学生...
2007-05-13 10:00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