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刘景芳 记者孙智 实习生李婷婷
对于各地合作建房的倡导者来说,眼前最大的瓶颈就在于拿地。在沈阳和温州,无休止的等待政府审批成了集资建房人的最大困惑;在天津700户参加集资的报名者中,仅有一成人对前景有信心;而在广州更让合作建房者上火的是单位集资建房重新兴起,让包括合作建房者在内的众多市民有了同城不同命的感觉
沈阳
除了等待,还是等待
4月23日,沈阳阳光明媚。
“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我不想说太多,”虽然吴卓力求低调,但是“我认为这条路是能走通的,这只是个开始,”的话还是把他的信心显露无疑。
模式寻找
让吴卓如此“自信”的是他自2007年后考虑日渐成熟的一个新的合作建房模式———远期房价合约选择权。
“先期投入资金可能获得用比成本价还低的价格购买住房的权利,”吴卓如此形容这种新模式的特点。
虽然最后测算结果还没有确定,但是吴卓初步考虑设立4个档次的期权,大致为:40万元的期权可以获得购买价格为3000元/平方米以下的住房的资格;20万元的期权可以获得购买价格为3000———3500元/平方米的住房的资格;10万元的期权可以获得购买价格为3500———3800元/平方米的住房的资格;5万元的期权可以获得购买价格为3800———4000元/平方米的住房的资格。当合作建房更具规模后,则引入信托机制来进行整体运作。
地块选择
“目前我们有3个地块可供选择,”一改1年前无处觅地的苦恼,让吴卓“自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似唾手可得的地块。
吴卓告诉记者,其中的铁西地块设计容量120———130户,由于是曾经流拍的一个地块,所以价格较低,配套设施结束后预计均价为1700元左右,比仅有一条马路之隔的对面住宅价格要低1000元左右。会员们对此地块都非常满意。目前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一切就绪,但是由于此地块是委托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在做,而信达自今年初起进入政策性调整期,所以他们只能等信达调整后再开始下一步的运作。
而早已进入他们视线的南塔地块也被许多会员看好,只是由于在价格上与开发商有差距而一直未能确定。等到新的土地评估价格确定后,他们将对此地块进行重新测算,并进入实质性的操作。“保守估计,会员在明年七八月底就应该能住进去了,”吴卓说。
大东地块则是吴卓和他的团队的最新选择。这个5600平方米的地块地处沈阳黄金位置,将容纳150———180户入住。“这个地块我们刚刚介入,现在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操作,”吴卓说,“如果一旦南塔地块出现意外,我们将马上启动这个地块的运作。”
生存方式
“我把合作建房的参与者看作是投资者,虽然在成本支出上大一点,但是却保证了国家的利益,我们不想取得政策优惠,也不想打‘擦边球’,吴卓认为,相对于国内部分城市合作建房者而言,沈阳之所以没有发生与政府部门间的“遭遇战”,“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是重要原因。
吴卓指出,尤其是远期房价合约选择权的提出,平衡了几大利益集团的关系。不仅国家税收不会流失,而且合作建房团队与开发商间由对立走向了合作,这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
艰难等待
“我们有一个团队专门负责搜集相关资料,随时寻找可以合作的地块,”吴卓告诉记者,现在,他已经不再为地块而发愁,“等待”成了他现在最大的困惑。
事实的确如此。
从2005年1月31日,吴卓在网站发出第一个帖子,构想组建“买地建房DIY社团”,当年的一呼百应已经落到今日的掌声寥寥。对前景的担忧、来自于自身实际情况的“逼迫”,使沈阳合作建房的会员数量画了大大的一个抛物线。
“最多时会员数量达到600多人,最少时候只有60多人,”吴卓坦言,他的确无法拿出入住新房的时间表,除了努力做事,让合作建房能够开花结果,他毫无办法,如果有,那就是———等待。
这难免让包括合作建房者在内的众多市民有了同城不同命的感觉,“国民与非国民待遇”的话题再次被提及。 合作建房卡在地块瓶颈 据记者了解...
2007-05-14 11:40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