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 每经评论员
5月30日零点,证券交易印花税上调政策正式公布,有关方面表示这是为了股市的健康发展。
应该相信,政策初衷不是想让股市急挫、引发市场动荡,但良好的目的,必须辅之以科学的、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手段,所谓国有股减持有利市场发展之说已经被市场证伪,政府出台政策更要慎之又慎。
政府在此轮大涨行情中确实较以前更多地采用了市场的手段来加以调节,比如出台货币政策收紧流动性,比如严厉清查内幕交易树立股市信心。我们赞赏政府建立市场意识的努力,但同时也不能对一些具体做法中存在的严重弊端视而不见。
在印花税问题上反映出有关方面的两大失误。
第一,对于税收的法治程序至今未引起重视,对短期行政效率的诉求压倒了建立税收法治体系的诉求。
有人试图将印花税归入财政手段,表明政府并未动用行政手段强行打压股市,这种说法有悖事实。税收政策属于财政手段不假,但同样属于行政手段。由于我国的税收政策多由财政部主导,导致行政色彩极浓。这从我国一系列的税收政策的制订主导权与解释权的归属就可以发现。我国的《印花税暂行条例》由财政部负责解释;施行细则由财政部制定,因此具有极强的行政色彩和极大的灵活性,最高曾经达到5‰、6‰。同时,印花税收取对于不同的机构有不同对待,基金享受免税待遇,对国有股与法人股转让曾有暂不征收的优惠政策。毫无疑问,印花税是一种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即便裹在财政手段的外衣下仍然无法改变其行政硬核。
所有的行政手段都会经过一个行政周期,印花税也不例外。由于股市与货币调节信号背离,因此,市场传言上调印花税已不止一日,有关官员辟谣声未落,上调政策猝然出台。这无疑是在政府信用的伤口上撒盐。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经提出长期预期越弱,投机动力愈强。而我国急需建立明确政策预期与法治税收体系,以目前手段要达此目的,恐怕困难。
第二,资本市场十分复杂,既与国内外的货币流动性过剩有关,也与一个国家的投资渠道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更与每个国家的发展阶段有关。所以不能无视发展阶段而互相责怪。
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以及遭遇的结构性矛盾没有变。如人民币升值压力没有发生变化,资产价格的膨胀趋势没有改变,市场即便短期受到打压,出于市场规律自身的要求,资产价格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仍然会上涨;如外贸成为三驾马车之一拉动经济的格局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如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暂时无法缓解,而在加强风险之外拓宽投资渠道等方面仍然匮乏。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渠道除了股市就是楼市。这时应该双方协力,尽快加强交易监管,搭建技术平台,拓宽投资渠道,而不是互相追究罪责,把楼市与股市的火爆一股脑归罪于中小股民或者归罪于政府,都是无视发展阶段的不理性之见。
应该特别指出,随着股市政策走向的明确,由于缺乏避险工具,中小投资者的生存空间会日渐缩小。他们力量分散,既无法应对国内外机构尤其是国外机构的趋势性判断与利益诉求,也无法从今年将要推出的股指期货等品种上获得避险手段———中小投资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理智再理智,没有对于个股的准确判断,不要轻易试水以求快钱。
事实上,对于政府清理、整顿股市内幕交易的行为,中小股民赞成者居多,这说明中小股民具有基本的清醒,他们反对的只是虚假陈述,以及政策“偷袭”。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的反映未尝不是利好,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助推政策的市场化取向。只有建立制度性的透明的沟通平台,才能建立股市和谐,不至于造成双输局面。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