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调印花税掀起的股市震荡正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话题。可以说,“印花税新政”的闪电出台,是被前一段市场的理性、非理性因素交织起来的结构性上涨“倒逼”出来的。而正确认识“倒逼”机制背后的深层次金融背景,才是找到下阶段市场导向的依据。
笔者认为,“倒逼”机制的主动因无疑是相当长时间来的资本市场供需失衡。
2007年来,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大增,3月末M0、M1、M2同比增长分别为16.7%、19.8%、17.3%。此外,2007年的外贸顺差进一步增加,而且其势头超过去年,在现有汇率机制下导致央行新增货币供应量严重过剩。另一方面,2007年1到4月份,中国A股筹资额萎缩到864.6亿元,仅为2006年全年的七分之一。
造成这种失衡主动因的背景因素,主要是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可流动的产品长期匮乏,投资者仅有面窄量小的投资渠道。当下的家庭金融资产,要么存银行获取低于通货膨胀的微薄收益,要么就是铤而走险进入国际公认高风险的房产或股票市场。这种“二元化”的金融投资结构注定中国资本市场是个“跷跷板”,当牛市来临,大量货币涌入股市,迅速推高资产价格,滋生泡沫;当熊市来临,流动性则转化为天量居民储蓄,甚至催生通缩。这种现象,在有大量国债、企业债等金融品种的成熟资本市场是罕见的,这不是老百姓不理性的结果,是被迫形成的。
在这些因素下,又是如何催生出“垃圾股上天”、“蓝筹股趴窝”的“倒逼”机制呢?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一概视为“群体性癫狂”(某外资投行名嘴语)。一方面,相当多的问题公司的确在行业景气回升或清欠浪潮中获益,达到了起死回生的效果;另一方面,管理层放慢了新股上市速度,尤其是放缓民营、小市值公司上市节奏,这样就“逼使”原本想IPO的公司转而借壳,自然也就激发了“壳资源”的价值,造成“愈亏损愈美丽”的结局就不足为奇了。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管理层应采取有保有压的工作作风。对待新时期群众的投资理财热情要呵护关怀,需要做的工作是不断强化“买者自负”的风险教育,但切忌让他们感到被行政干预所挫伤;对汹涌而来的货币流动性也应该以疏导为主,尽量加大产品供应量,将流动性分流到金融体系的各个环节,而不是像前一阵子那样压住基金发行速度,结果反而是让大量买不到基金的散户直接入市狂买垃圾股。
最后,管理层在对待内幕交易和虚假披露等行为时要痛下杀手,这是长期牛市的根本所在。在查处“杭萧钢构”、“银星能源”等问题上,证监会等部门已经被广泛诟病。当违规交易者总能从容获利出逃时,自然会催生严重的投机风气,还能安心投资蓝筹股者必寥。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