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国务院研究和部署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工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有企业分红”,国有企业将一部分利润上缴国家,将逐步落实国有企业的现代经营管理以及国企服务社会的目标,而对中国的资本市场来说,这也是一个好的消息。
目前的中国资本市场,表现为资产的供不应求,即在价值重估的过程中,股市自去年来持续走牛,挣钱效应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购买股票,而在资产供给方面,由于政府实施审批制度,在投资者大量资金抢购有限数量的资产时,并没有允许更多的公司上市,尤其是股指大幅攀升的今年上半年,这促使了资产价格的膨胀,股指节节攀升,酝酿泡沫危机。
由外贸顺差带来的流动性压力不减的情况下,中国需要扩大资产供给来稀释流动性,缓和资产价格上涨,对于这一被动局面,监管部门可供选择的时间较紧,一般都会选择优质的资产而不是泥沙俱下。因此,更多的国有大型企业以及大红筹股回归,应该是一个紧迫和必然的选择。
但问题在于,中国的国有企业根据相关政策,15年来并不向国家分红,使得这些国有企业,尤其有垄断暴利的企业形成了大量利润积累,不仅不需要上市融资,而且在国家紧缩货币政策以抑止投资的时候,也无法制约这些大企业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扩张。因此,目前即使批准这些国有大型企业上市,他们所融资金也无法转换成设备投资,仅仅为扩容而上市,这些过剩资金为了实现利润可能返身投入资本市场,助推股市泡沫。比如自去年以来,接连上市的一些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很高,而且有放贷压力,上市融资并不迫切。
如果未来实施“国企分红”,将使得国企自有积累减少,或可在生产中形成对资金的需求,产生内在的上市融资动力,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分流流动性的政治任务。因此,国有企业分红对资本市场来说,会造成更多的融资需求,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截至目前,“国企分红”的具体方案仍然没有公布,此前,有种种讨论认为,或直接划拨给社保基金以弥补社保欠账,或通过财政部进行支付转移,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和福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但在这个转移过程存在一些效率流失:在数量上,还不能确定国企将多少利润交出为合理;而转移过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是否能保证分配的公正以及有效。
鉴于以上担心以及当前资本市场的需要,真正推动国企还利于民的,不仅仅是向国家分红,而是向大众分红,即上市之初应向公众出售更多的股份,而那些已经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应该继续减持股份,尤其是在当前供求失衡的情况下,加大资产供应,实施国有股减持,真正藏富于民。
国有企业本身就是国家代为公众持有股权,并行使所有权,其本质是公有,在当前资本市场发达的情况下,应该将这些公司转换成真正的公众公司,既可以防止国有企业所有人虚置带来的种种弊病,而且,也可实现大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此前的情况却是,这些国有企业既不向国家分红,也没有实现向大众分红,其工资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更有一些最优质的公司在境外上市,向境外投资者出售价格较低的股权,并享受中国国有企业的垄断红利。而在国内上市的国有控股企业,尤其是优质企业,社会公众持股量极少,甚至在股改后全流通发行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中信银行等也只发行了2%-3%的社会公众股,远远低于国有控股公司在境外发行时的公众持股比例。因此,应该考虑向公众发行更多的优质国有企业的股份,让全民享受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