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银万国 桂浩明
开始于5月底的下跌行情在本周得到了抑制,沪深大盘在探低后展开了有力度的反弹行情。不过引领反弹的却并非人们抱有极大期望的大盘蓝筹股,而主要是二线蓝筹股。显然,这并不是资金在股市暴跌之后的匆忙之选,应该说有其内在的原因。
暴跌前就有所动作
回顾一下今年以来的股市走势,不难看出这样一条线索:市场热点从原来集中在大盘蓝筹股身上,渐渐转向业绩一般甚至是较差的题材股。特别是自二季度以来,题材股更是不断升温,并且以其相对较低的价格与朦胧的想象空间,吸引了大批新入市的投资者。在巨量资金的推动下,股价节节上涨。
当然,在这段行情过程中,也曾经有过几次大盘蓝筹股的启动(其主要表现为银行股的突然上涨),但基本都是昙花一现,当时二线蓝筹股同样也是属于不活跃的一族。不过在股市不断上涨的背景下,蓝筹多少还是吸引了市场部分稳健型资金的关注,特别是其中的那些为基金等重仓持有的股票,虽然一度走势落后于大盘,但进入5月份以后,由于基金等受到较大的业绩增长压力,有意无意加大了在这些股票上的投资,使之出现了一定力度的补涨行情。有色金属、装备机械、商贸旅游等板块中那些具有二线蓝筹色彩的股票,在这个时候都已经很活跃了,只是其势头一时还没有超过题材股而已。
细心的投资者都记得,“5·30”暴跌前夕,股指有过一段加速上涨的走势,当时起主要作用的就已经不是题材股,而是二线蓝筹股。只是调高印花税消息的不期而至,导致市场的大幅下跌,也使得二线蓝筹股本已出现的行情戛然而止。
大盘蓝筹暂难得到认同
人们无法回避这样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在题材股火爆四、五个月之后,大盘蓝筹股仍然无动于衷,倒是二线蓝筹悄悄走强。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股市暴跌之后,为什么引领大盘超跌反弹的不是大盘蓝筹股,而是二线蓝筹股呢?这个问题很棘手,因为如果从估值的角度来说,大盘蓝筹股的优势似乎更明显一些。而且,以大盘蓝筹之最――工商银行来说,今年以来股价根本就没有上涨过,要落后股指上千点。这样的品种长时间没有表现,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但股市是现实的,人们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实际上,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应该说也不是太难。一方面,在去年四季度,大盘蓝筹股表现强劲,以至在市场上形成了典型的“二八现象”。在有过一段很好的表现后,它也确实需要调整。另一方面,对于大盘蓝筹股来说,其价格运行的爆发力在于股价被明显低估(去年中国银行、中国国航等上市时就遇到这种状况),而由于本身规模比较大,在正常情况下要取得业绩的超预期增长,困难是比较大的。今年以来,市场上低估值品种已经基本不存在了,操作重点转向了对高增长的预期。由于这方面并非大盘蓝筹股的特点,因此阶段性受到市场冷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题材股经过反复炒作,缺乏业绩支撑的自然难以支撑股价上涨,相反还成为了市场中的重要风险源,此时大盘蓝筹股也不具备启动条件,其行情暂时无法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同。于是,就有了二线蓝筹股表现的机会,无论是在暴跌前还是暴跌后,这个基本格局都没有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暴跌后二线蓝筹股引领反弹,实际上是在延续其暴跌前就已经展开且还没有走完的行情。
绩优+成长将成近期主题
去年下半年,由于整个市场估值还比较低,所以资金涌入了在这方面优势明显的大盘蓝筹股。到了今年,整个市场的估值已经不低了,所以买股票要讲究想象空间,于是题材股行情风起云涌。而到了现在,题材股的故事已经难以再讲下去了,而大盘蓝筹股也只是具有相对的估值优势,这就迫使人们更多地关注既有业绩又有成长想象像空间的二线蓝筹股。毕竟对于这样一个板块的上市公司来说,最大特点在于业绩+成长,而且也容易成为资产注入的对象。
前面已经提到,进入5月份以后,已经出现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二线蓝筹股的价值挖掘行情,并且在月底时初露端倪。“5·30”暴跌临时改变了大盘的运行节奏,因此行情只能中断,但既然是一个操作主题,那绝对不会就此结束,只要行情稍微能够回稳就会继续演绎。而且由于超跌,也由于机构对其看好,二线蓝筹股本身就成为股市回稳的力量。而在大盘摆脱了暴跌阴影,走上平稳运行的轨道时,它们自然会大显身手。
可以预期的是,只要市场不出现意外变化,那么二线蓝筹股的行情还将深入演绎下去,成为近期市场最重要的一个热点。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