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江沂 深圳报道
    原料药出口一直占国内医药产品出口的“大头”,近日财政部公布的出口退税政策对一些化工产品的调整也波及到了原料药,但据行业研究员分析,本次调整对原料药出口影响将不会很大,从长期来看,将进一步提高行业进入壁垒,有利于行业发展。
    中金医药分析师孙雅娜日前的报告称,此次调整,很多医药化工原料产品(主要集中在税号29系列当中,共涉及近70种产品)都在调整范围之内,其中绝大多数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都下调到5%。但于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调整目录仅对化工产品的结构特征做出了大概描述,并没有直接给出产品名字。现在各个原料药企业都还不知道自己的产品是否在税率调整之列,正在各自和海关进行核对,因此,很难针对各个产品和公司给出具体的盈利调整。
    “但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青霉素和维生素C原料药的出口税率很可能从原来的13%下调到5%;至于海正药业 (600267)和华海药业 (600521),由于产品过为细分,现在还要等公司具体查询的结果。”孙雅娜称。
    而正在上海参加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的平安证券分析师倪文昊则认为,据他了解,传统出口的大宗原料药抗生素和维生素C并不在本次调整之列,而以华海药业和海正药业为代表的特色原料药受到的影响也并不大。
    “这两天在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上,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尽管原料药价格下调,但可以通过产品提价来弥补损失,从目前看,需求方对于提价还是能够接受的。”因此,倪文昊认为退税调整对行业影响较小。
    2007年以来,我国原料药行业重逢上升周期,出口量价齐增。
    青霉素工业盐价格的回升拉动了下游抗生素中间体以及头孢类和半合成抗生素产品的价格上涨。而维生素类产品的价格也几乎全面上涨,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2、维生素B5等产品,价格涨幅均达20%-40%。但与抗肿瘤、抗艾滋病、抗心脑血管类的优势特色原料药相比,这些老产品的良好行情能持续多久尚难确定,但若此次不列入调整名单,则还能延续一段时间的辉煌。
    孙雅娜认为,从静态来看,出口退税下降将直接增加企业的销售成本,但从动态来看,企业普遍销售成本的增加将进一步提高行业进入壁垒,小企业在价格上涨后回归市场的难度加大,从而使今年在原料药行业中出现的整体产品价格上升的周期得以延长。因此,出口退税下调对细分板块中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未必会形成明显的负面影响,甚至还可能会减少企业盈利的波动性,将价格上升周期延续到2008年。
    而倪文昊则认为,长期以来,原料药出口价格战打的很激烈,一些企业不惜牺牲环保来换取成本优势,在调整退税率之后,中小企业即便是牺牲环保成本也无法获利,或许会选择退出原料药行业。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