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9月17日电(记者姚湜)鹿乡镇地处长春市双阳区,是“中国梅花鹿第一乡”。这个总人口不足5万人、农业人口占九成以上的东北小城镇,3年时间内劳务经济收入年均增加近千万元,累积转移就业的农民达到富余劳动力总数的91%。
是“四转一输”的劳务经济新模式,切实拓宽了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农民的致富之路。双阳区副区长张立新说。“四转一输”即四个转移、一个输出:着眼“中国梅花鹿第一乡”建设,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鹿产业转移;着眼深度开发矿产资源,推动农村劳动力向“民营经济创业园区”转移;着眼发展壮大“菜篮子”,推动农村劳动力向“绿色蔬菜供给园区”转移;着眼发展乡镇农贸经济,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着眼鼓励农民走出家门创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域外输出。
鹿乡镇党委书记、镇长韩玉名向记者介绍说,通过“四转一输”,截至2006年,鹿乡镇劳务经济总收入达到8507万元,农民年人均劳务经济收入达1796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32.6%。累积转移劳动力13500人,占全镇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
从事鹿产业经营21年的双阳区双丰鹿业总经理、鹿乡镇鹿业发展协会会长冯刚2004年被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他说:“"四转一输"的劳务经济发展模式,把鹿业小作坊规划成为了专业鹿场和加工厂,不仅提高了鹿茸加工的质量,也让我们的收入提高了。”据介绍,冯刚雇用的鹿茸加工技术工人,最高一个月可收入7000元。鹿乡镇的农民开始认识到“靠技术吃饭”的重要性,“四转一输”的意义也不仅限于增收。
张立新表示,通过实行“四转一输”,农民逐渐转变了意识,守家待业的人少了,出去创业的人多了。同时,劳务经济的发展也带来更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项目流,鹿乡镇的自身建设也在持续发展。
“有城镇产业发展做基础,农民在本乡本土找到适合岗位,实现从农民向镇民的转化,在减轻农民工流入大城市压力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实现城镇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良性循环。”张立新说。
(责任编辑:悲风)